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喵喵兔

喵喵兔是一種會喵喵叫的兔兔,只有被選定的人們可以看到。有些人認為,兔子為了得到聲音,放棄了部分的存在。也有些人認為,這是某生物學家為了追求極致可愛的實驗造成的副作用。我倒覺得只是人的心中有沒有可愛,只要相信可愛存在,就可以看見喵喵兔。

喵喵叫的喵喵兔是喵喵教的教主,我是喵喵教的信徒。可愛不只無敵,也能讓人拋開羞恥大喊:「我的兔子最可愛了!」

每當我這樣做,喵喵兔就會害羞地別開臉,跟著大喊:「喵!」然後咬我。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小說技巧:人物的第一印象

#其實真的只是很簡單的提醒
 
最近幾天慢慢發覺這很重要,小說裡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主角或配角,基本上都必須要有記憶點。雖然有些寫作者可能會希望前面簡單埋伏筆,後面再完整介紹配角,但這種作法只有一些方式適用。
 
其中一種適用方式是「提到」。在人物之間的對話中提到另一個人的存在。這容易變成我們對那角色的某種初次印象。當那人正式登場時,還可以再複習前面對話,讓讀者對這角色印象深刻一些。
 
當人物真正登場於場景中時,基本上如果有任何外觀的特徵(膚色、眼鏡、髮型、特殊衣著搭配等等),盡量是先寫出來為佳。小說特殊的一點是,其實就算不寫這些,讀者其實也可以藉由角色之間的互動去贏造角色在讀者心中的形象。但如果寫作者希望讀者心中的人物有特定的樣貌,那請在一開始就先寫。這樣之後所有寫到這些特徵的部分都會變成複習,從而繼續加深讀者印象。
 
其實這技巧只是很基本的提醒而已XD 但這很有用。有強烈的第一印象才能快速刻畫刻板角色,或翻轉,或加強,讓讀者對那角色留下快速印象。雖然不是所有小說都是以刻畫角色為主,但在大眾小說,甚至是輕小說的領域中,角色刻畫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從第一步就要做到好。
 
大概是最近讀小說時的一些想法,分享一下。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用頭撞你

〈用頭撞你〉
我很喜歡一種貓 那種貓會用頭撞你 他說用頭撞你 是為了要把氣息 擦在你的身上 我想這是一種 證明我是他的 印記   貓有貓驕傲的性格 有時我只能看著 他一句話也不說 靜靜翹起尾巴 表示某種不高興   我學習撫摸他 讓他重新用頭撞我 我是貓的 貓也是我的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苦瓜


一顆苦瓜,有著
綠中帶白的透析
味苦,降火
適合給煩躁的人食用
 
一顆苦瓜,適合
給煩躁的人食用
就像我,必須把時間
留給無法掙什麼錢的
重複事物上,如勞動
我最奢侈的是
把剩下的時間
留給無法掙什麼錢的
空泛事物上,如詩
而買不起
一顆苦瓜
 
一顆苦瓜,並無法
解決我對世界的
絕望,當語言開始
無法被我掌握
當連活在現在的
餘裕都沒有
我無法寫詩
歌頌苦瓜
 
一顆苦瓜,如果
我買不起,我便
只能竊取,但苦瓜
並無法使我的煩躁
消失,我只能品嚐
它的苦,並怨嘆
我快要無法寫一首詩
怨嘆重複的事物
還在加劇

簡易讀詩指南


好的,先說說寫這篇文的目的。這篇文是我綜合過去的讀詩經驗所寫的、將經驗化為幾個簡單基礎、讓看的人得以用這些基礎開始,練習讀一首詩的文章。由於簡易,因此你不會因為讀了這篇文就能馬上看懂所有深奧的現代詩在幹嘛(尤其是五、六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盛行時的詩),但我期望本文可以替你找出一個我走過的、讀詩的方向。

0. 標題很重要
 
任何一首詩基本上會有兩個組成要素:「標題」與「內文」。這看起來像是廢話,但這是基本功之所在。標題是賦予讀者解讀內文的方向。所以當讀完內文讀不懂時,其實你該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再讀一次標題,看看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
 
我讀詩基本上靠兩個方式,這兩者是彼此互相作用的:細讀、背景知識。
 
1.細讀
 
細讀基本上是夏濟安在台大教導白先勇那批人時引入新批評,在評論時使用的方法論。夏濟安主張去脈絡化地閱讀作品,純粹仰賴小說內在結構、象徵、人物塑造等來評價小說,並以此來評論彭歌《落月》,成為後來六零年代現代主義時期小說的某種理論基礎。
 
我認為這樣的閱讀方法對新手相當有用,因為新批評基本上是去脈絡化的,而一般來說新手有的文學知識及作家、大時代的背景知識並不夠多,因此新批評可以先建立一套對於新詩的基本審美觀。
 
在操作上,我主要針對幾點來操作:

(1)重複與比較異同:
重複可以再細分成兩種重複,「字詞的重複」與「性質的重複」。字詞的重複就如詞義,一首詩中如果有個單字或詞彙不斷出現,那這東西當然重要;而性質的重複就比較難定義一點,「性質」可以指涉的範圍很廣,比如物理性質(濕、冷、熱、悶……)、物質性質(冰、水、雲、海……)、天氣……。在複數字詞中背後指涉出一個類似的情況下,即可以用該字詞為中心,去理解這首詩如何變化。而這「性質的重複」也可以拉來討論「異」與「同」。前面在做的基本上是尋找字詞中「一樣」的部分;反過來說,尋找詩中字詞中變化、乃至於相異的部分,也是讀詩重要的操作。比如出現同樣的字詞,那麼後面的其他詞彙與這字詞如何反應等等。

(2)邏輯連結:
前面的工作在做的同時,也要看字詞之間如何連結。A與B字詞縱使看來毫無關係,當這樣的配對重複出現,或其中產生變化,就可以觀察作者在其中如何操作,並透過自己的閱讀去判斷作者這樣操作的情形如何。你能藉由點滴的變化,或劇烈的反襯,看出作者的用心嗎?如果沒辦法的話,那作者的操作為什麼對你無效呢?怎麼修改會比較有效?去思索這些問題。

2.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說簡單很簡單,說困難也很困難。講白了點,即使作者不想承認,每一首詩終究是和他所在的時代,以及作者個人的經歷呼應的。要知道作者個人的經歷是困難的,這中間有很多功課可以做(簡單的作法:看該作者選集前面的導言),那麼要做的就是知道那時代,比如五零年代的政治環境及文學思潮,六、七零年代白色恐怖的極端與漂泊的現代主義;七零年代開始的國際變化、本土思潮到八零年代的解嚴……。當這些背景知識有了之後,重讀這首詩,有時會有些新的發現,你會看見詩人使用特定的詞語,其實是為了回應特定的當時的某些批評。

3.小結

正如開頭所言,這不是篇能讓你看了以後就進步的文章,而是點出幾個讀詩的基本方向。其實相信每個人讀詩多少都有使用這些技巧,所以這文章只是做簡單的整理。將整篇濃縮來說,要讀詩可以從兩部分著手:內在的關連,外在的脈絡。我認為大部分讀詩者注意前者,但後者有時會被忽略。如果能將兩者並置,相信能看見詩的另一番樣貌。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明信片與貓


我要寫一張明信片給你
購於一間有貓的獨立書店
由未曾謀面的人插畫
你喜歡輕敲
書店那隻黃貓的肥屁屁
它舒服地臥倒在榻榻米上

明信片上的圖案
必定要是一隻貓
我已經開始學習
用手機拍貓傳給你看
更喜歡拍
你彎腰凝視
輕聲重複唇齒擦音
叫貓來你腳邊

明信片的內容
是我日常的瑣事
比如我想了整晚的情詩
比如我手機桌面的小工具
列著你的城市的時間與天氣
讓我用我的溫度
去想像你那裡有多冷

搭上飛機或跨過海
讓瑣事成為神秘的異國文字
讓你的城市的郵差
猜測信上的東方陰謀
但最大的陰謀就是
我寄一封印有貓的
書寫日常瑣事的
明信片給你
讓你看見
我生活最微小的細節
都為了你開始改變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大佛普拉斯 心得


看完這部片子後,我幾乎是忍不住給予鼓掌。雖然整個戲院只有我這樣做,呃……
 
《大佛普拉斯》這部片子裡有幾個與一般電影相當不同的地方,首先,這是一部黑白片(但部分彩色),再來是這部片子中,導演以旁白方式介入觀眾觀影的部分相當深。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兩點來開始論述這部電影特別的地方。
 
先從顏色開始。相信大家在看預告片時,對於那台粉紅色的摩托車印象相當深刻。不過本片大部分以顏色作為對比的,是「窮人生活-黑白」與「富人生活(Benz行車記錄器)-彩色」的對比。顏色的對比事實上一方面展現了權力關係(窮人人生是黑白的,有錢的、能留外的才是彩色的);另一方面,卻也諷刺了政治。在片中出現的政治人物,你無法看出是藍或綠,即使菜脯把政治人物的看板布都蓋上了屋頂,你也沒辦法憑著那黑白影像分辨。套句柯文哲的名言:「藍綠一樣爛。」去除顏色,才能看透許多顏色掩蓋的真實情況。
 
再來是旁白。旁白參與劇情的情況,事實上是逐漸由近而遠的。一開始,旁白還會跟肚財互動(問為什麼喜歡夾娃娃),或者講解相關知識(比如Puta和Buddah)。這部片子事實上運用了相當多長鏡頭來帶出肚財、菜脯、土豆、釋迦平常的生活是怎樣,去哪撿破爛,平常做什麼工作,看了什麼風景。長鏡頭雖然有讓人體會到生活感的效果,但會放慢影片節奏,當太慢時就容易睡著,而這部片子卻用旁白,讓這些生活感的細節不會讓人想睡,甚至是帶出一種新的樣貌。
 
但在肚財及菜脯看見老闆殺人的行車記錄畫面後,旁白卻漸漸放遠了。這樣拉遠的方式,讓肚財最後到底看到了什麼、肚財之死、法會上的聲響保持了神秘。旁白對這些的原因都默不作聲。我們都知道肚財是因為看到那行車記錄的畫面而死的,但卻無法知道細節,而大佛的聲響也保持著神秘(而讓我們有各種詮釋可能)。

也因此,後半段旁白的使用,事實上相當值得注意。他做的大部分其實只是在描述那些長鏡頭內的情緒(肚財與菜脯在葛洛伯的最後交談,釋迦在住處煮泡麵的悲傷神情……),這與前半段的調性相差極多。卻在最後送行時,說了一句如果不是旁白則不可能說出的話:「肚財希望他們送到這就好,剩下的他想自己走。」(大意如此)在我看來,這句旁白是相當溫柔的,因為釋迦、土豆、菜脯面對這情況,他們只能停在那裡,不知所措,讓我們觀眾也一樣不知所措,而旁白這句話卻給了安慰……
 
當然,要講到這部片子,也不得不講到鏡頭的美學。這部片子相當會取景,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裡面有些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其中一個是肚財在海濱的房子,遇到另一位即將自殺的人。肚財問:「有困難否?」而旁白也說了,當然是有困難,但不可能是肚財有辦法解決的。這裡讓我感動的一點是他將底層那種受苦過才知道別人苦、才想幫忙、卻無力幫忙的心講出來也拍出來了,而另一點則是導演故意將這名稍有福相的男子拍成如佛陀般靜止。靜止到海蟑螂在他身上爬也毫無動靜。只有這樣長而幾近令人窒息的鏡頭,才能將男子的神聖性給拍出來。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鏡頭則是肚財之死。那鏡頭一開始出現的是山與田,用水平線一層一層疊著,移動。那毫無疑問是山邊的鄉村的常見場景,卻相當美。然後開始拍到大排,看到排水溝裡的麻布袋和零散的回收物,而到最後那蓋著白布的肚財。我佩服導演的是,他連死亡都能拍得如此之美,雖然這樣有可能有雙面刃效果(抒情與美是有可能削弱抵抗的),但在這部片的脈絡中,由於前後對於政治的諷刺、對於底層的關心,這樣的美賦予了肚財尊嚴。就像最後送肚財走的旁白,我也認為這鏡頭相當溫柔。
 
再來我想談談人物。當然大部分人對人物的讚譽已經差不多了,每個演員都演極好,啟文(戴立忍)的雙面人,副議長的不講理,菜脯叔叔(脫線)不斷打斷菜脯等……這方面的讚譽我也不需多談。我主要想談的,是釋迦。
 
釋迦是整齣戲裡面最迷的角色,他不知身世,無所事事,也不知道經濟來源是什麼,卻不斷存在於那裡(必須要說,張少懷演得真好,那種將那種似乎有精神病的流浪漢演得惟妙惟肖)。這角色的意義與其他角色都不同,其他角色幾乎每個人都能推動劇情,或彰顯人物處境,唯獨釋迦完全沒有。但默不作聲的他,不吵架,不抗爭,卻在後半段劇情讓人壓力重重或難過時,得以作為讓人放鬆的角色,讓人慢慢拉遠距離。
 
在收尾時,食物三人組(土豆、釋迦、菜脯)送完肚財後,他們坐在路邊破爛的沙發上,土豆和菜脯為了肚財是否有朋友、能否被記得而大吵。導演在這裡用了非常黑色幽默的手法,那明明是悲傷的鏡頭,他們用來打架的卻是肚財的遺照和送肚財走時打鼓的鼓棒,讓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就只有釋迦在那裡,撐著傘,鏡頭聚焦於他,他只是靜靜悲傷著,也讓我們觀眾也靜靜悲傷著。其實我原本甚至覺得,收在這裡就很好了。
 
但後面飛碟小屋的地方高度更可怕,明明肚財就是菜脯這麼好的朋友,但直到那一天,菜脯才看到肚財屋中那奇幻的場景。裡面有許多撿來的、對生活沒用的大型人物塑像(比如那隻海豚),以及屋中的娃娃與雜誌女體剪影。肚財曾說過,夾娃娃很抒壓,於是那小屋內的情景,正展現了他心中到底有多少壓力。我甚至覺得,導演最後的口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宇宙,你沒辦法去瞭解別人的」(大意如此),甚至遙遙地與楊德昌《一一》有所呼應。
 
總結而言,《大佛普拉斯》表現極為優秀,無論是藝術的手法,對底層的關心,導演的溫柔,黑色幽默與政治諷刺等,完全值回我看的票價。我記住黃信堯導演名字,也認識了一批演員。趁現在最後下檔之前,有辦法衝一發戲院的話,趕快去看啊!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試論台灣人作為賤民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發表了一篇文,指稱大多台灣愚民、賤民沒看過中國現在的進步。這篇文造成網路上火紅的一片反罵。不過在這裡,我想提出另一位學者,他從另一個角度論述台灣人作為賤民,而且比王應傑早得多。

讓我們重歸吳叡人〈賤民宣言——或者,台灣悲劇的道德意義〉(可在此網誌讀到全文:http://blog.roodo.com/nakts0123/archives/11163597.html )。

吳叡人這篇介於隨筆與學術論文之間的論文,雖然看似引用許多知識,但事實上相當好讀,收錄於他《受困的思想》一書中。在這篇文中,吳叡人說明台灣人是「作為主權民族國家體系的賤民階級之一員」,並且說明背後的成因:「三重結構性因素,決定了當代東北亞的民族主義格局:未完成的區域性民族解放工程,逐漸喪失平衡的多極體系地緣政治結構,以及不平均的資本全球化。」而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再講述這三重因素如何使台灣無法成為主權國家,並在中後段強調了主要原因:

「當代弱小民族的民族主義是未完成而且不可完成的,他們透過「每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建構的民主必須是不完整而且不可完整的,因為完成的民族主義追求自己的主權民族國家,完整的民主追求自我決定的主權人民(sovereign people),而這將破壞區域的權力平衡,干擾帝國爭霸的佈局。」

在結構無法打破的情況下,台灣的確是在「作為主權國家」上永恆的賤民,而這將讓台灣人在反省之中懷疑國際一切高尚的價值觀,並且永恆的壓迫會造就永恆的「生存慾望」。要超越這樣的命運,在結構之前,必須先做的是「精神的自我強韌,以及尊嚴的自我修復。為不可知的未來歷史蓄勢,當帝國突然崩解,或者當帝國揮軍東指……」

當結構改變之時,強韌的精神才讓我們有可能蓄勢待發。

同樣論台灣人作為賤民,王應傑與吳叡人的視角是完全不同的。王應傑的視角包含著現代化的線性思維,無法進步者便準備淘汰;而吳叡人直接懷疑這思維背後的巨大暴力:就是這樣的思維,就是這樣帝國在結構下造成的擴張的動力,以及帝國之間的平衡,造就台灣在國際上的賤民地位。

一個是鞏固現有的糟糕國際局勢,一個是期望台灣人撐到國際局勢平衡改變的時刻。誰具有更高的道德性,誰是希望台灣人好,應當是一目了然的。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3.5 強迫升級》心得

這本書我其實幾乎出版沒多久就買了,只是沒想到居然放到這兩個月才終於開始讀,讀到今天終於結束了。
 
《強迫升級》是本比我想像中好得多的書。臺灣科幻由於長時間與文學靠攏,因此要不就是哲學式的探索,要不就是針對各種議題書寫,以前是性別,近年是環保與核能等。這樣的現象造成的弊病是臺灣科幻長期的積弱不振,科幻永遠只能是一種文學題材,而非一種次文類——一種有讀者「民意基礎」、且作家與讀者之間有「不成文規定」、「公式」,得以延伸、改變的作品種類。
 
這不是說李伍薰完全跳脫了這些,事實上相反,李伍薰這篇仍舊關心各種議題,全球貿易、自由經濟、環保、種族,以及在科技衝擊/現代化下的犧牲者。但在此之外,他一樣重視劇情,藉著通俗的對抗反派、解謎等方式,他成功帶領讀者進行一場環遊世界的大冒險。這是這作品最驚人的地方之一:作者廣闊的視野。比如發明「傳送環」的是一名俄國人,以及中間主角們去印度的橋段,都相當讓我印象深刻。
 
另一個驚人的地方在於這篇對幻想強大的寫實能力。「傳送環」本身並不是很難理解的科幻小說設定,但有了傳送環後,世界要怎麼改變,則端看作者能看到世界的多少細節。李伍薰在這裡用了我認為是雙面刃的手法,他藉著描寫傳送環出現後誕生或劇烈改變的各行各業(尤其時常以從業人員的第一人稱做敘述),讓我們看到傳送環如何改變了世界。這些描寫不一定有利於推動劇情,但有些的確相當有趣味,所以能否享受這樣的段落,我覺得是很看讀者口味的。我自己並不討厭,不過覺得這樣是劍走偏鋒,同樣的招數沒辦法用太多次。
 
精彩的故事與幻想的延展是這本書的強大之處,但不代表這本書沒有缺點。若要說最大的缺點,大概是角色個性平版。雖然時常出現各行各業的第一人稱敘述,但這些片段的第一人稱敘述也僅能敘述出一個個的過場角色。這邊還不算是缺點(畢竟這些角色本來就是設定為過場的),但男女主角和主要反派從頭到尾幾乎都是爛好人,頂多主角對「作家」這件事有些堅持,這是這篇故事中比較可惜的。描寫角色是臺灣當代小說(無論純文學或大眾)一個需要加強的基本功,輕小說與電影在這方面是值得效法的。
 
李伍薰之後又以傳送環為基礎,邀請創作者以此背景設定為基礎,延伸出許多創作(收錄在《3.5全面升級》與《3.5無盡升級》中),這是這系列最特殊的地方——它在試圖打造一個臺灣科幻的IP!雖然能否成功我不確定(而且那兩本我也還沒看),但這樣的野心、這樣做法的嘗試,以及在這樣的邀請中出道的作家,都有可能讓臺灣科幻的未來多一些基石。即使失敗了,至少也能累積經驗。從這角度來看,這系列很可能會是最近幾年最值得注意的科幻作品。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攻殼機動隊(1995電影版)觀後感(有雷)


這部作品想看已久,但沒想到最後會看這部片,卻是和女友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的。
 
《攻殼機動隊》這部片子是1995年由押井守所導演的,改編自士郎正宗的同名作品。相較於士郎正宗走比較輕鬆的風格,押井守所導演的世界殘暴又充滿算計。網路以及科技的進步,使人們的腦袋得以電子化連結世界各地,但也使各地的人們有機會侵入這些電子腦。從而衍生出人有無「Ghost」的爭議。
 
Ghost在這片中並無明確的定義(畢竟這是電影不是學術論文),直接翻譯應該可翻成「靈魂」。在這部片子的呈現中,靈魂與過去息息相關。所謂的「沒有Ghost」被呈現為「不知道過去的細節,只記得那些情感,而以那些情感做事」。從這反推,所謂的靈魂,大概就是從過去的經歷中衍生出的情感吧。
 
這部片子有些地方在我看來處理得太粗糙,比如強硬切換場面,或是兩三分鐘不知意義的空景。這些處理方式固然使這部片子多了很多詮釋空間,但也讓這部片子不容易吸引大多數觀影者看下去(但其取景皆相當有水準)。另外一部份是一些太過做作的台詞,主要是素子及巴特在討論人與Ghost之間的關係。這使得這一部雖然有介於淺顯易懂並容易深入探討的哲學議題,其呈現卻顯得有些生硬。而最後以素子和傀儡師的融合結尾,也略顯得沒力道。
 
整體而言我仍然給予正評。雖然押井守說:「時至今日,攻殼機動隊的世界已經成為現實。」但當然有些差異。攻殼機動隊呈現「世界的差異」上是極為傑出的,讓人物充分在其世界觀的邏輯中行動。這樣的差異吸引著人不斷看下去。雖然我女友認為劇情稍悶,但我個人覺得國際鬥爭與網路人格生成等其實都是相當吸引人的劇情(使用這些劇情的不只攻殼機動隊,其中也不乏佳作),若是沈悶,也是因為呈現手法的緣故。
 
但這部片子在那個時代給予那樣的想法刺激,我想我還是會因此給予這部片子多一點好評吧。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7/9 在松園小屋巧遇樂生

上上週末(7/8-7/9),「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眾小編們舉辦了一次內部聚會,我作為小編之一當然也參加了。禮拜六時,我們先是在台北吃飯,之後其他人在宜蘭預定了一間民宿,我做為宜蘭在地人,也開車帶著他們一起遊宜蘭。晚上還受到了歪仔歪詩刊主編詹明杰老師的招待,相當開心。

禮拜天的預計行程是吃宜蘭的炸醬麵和逛書店(又要感謝詹明杰老師帶我們來吃)。宜蘭市本身有相當多優質的獨立書店,無論是「旅二手書店」、「Stay旅人書店」、「小間書菜」都各有特色。

這下午的書店之旅中,作為尾聲的是「松園小屋」,這是一間藏在小巷之中的書店。到了小巷的彼端,幾棵松樹旁有個碎石子鋪成的停車場。我們欣賞了一下松樹,然後進入紅磚建成的小屋。

松園小屋由於經營者相當特殊,土地、農業、性別、轉型正義等議題的書這裡通通都有。我作為一名臺灣文學的研究生,有時看到這裡的書幾乎眼紅地想把半個牆壁的書櫃的書買下來,就知道他們對於這部分選書有多麼精準了。這也是我原本帶其他小編們時,想讓他們看到的東西。

結果當我們進去時,原本書牆的部分被白色的投影布幕擋住了,上面正在放著一部日本電影。我們便悠哉地看電影、休息,喝飲料。由於開車疲倦的緣故,我趴在桌上睡了一會,起來時電影差不多結束了,明明沒看到中間,卻能感覺到結尾的一些惆悵。

之後主講人上台了,他介紹了一下剛剛播放的電影,叫「戀戀銅鑼燒」,是一個老太太幫助中年男子改善銅鑼燒的紅豆餡、讓銅鑼燒大賣的故事,但由於老太太有痲瘋病的緣故,再受人閒話的情況下,老太太為了讓銅鑼燒店可以經營下去,最後選擇離開。

痲瘋病現在正名為「漢生病」,是一種透過飛沫傳染的疾病(只是其實很難傳染,經統計有95%的人天生免疫),會造成皮膚、神經、呼吸道等出現肉芽腫,從而造成皮膚病變,末稍神經麻痺等症狀。

由於痲瘋病會造成外觀的巨大變化,在以前痲瘋病患受到嚴重歧視,之後在中世紀,西方將這些痲瘋病患集中到痲瘋病院。日本統治臺灣後,為了要除掉臺灣的痲瘋病,也效仿使用類似的手法,在新莊建了樂生療養院,專門收容痲瘋病患。有些病患甚至是十幾歲進去的,以為治療完就能出院,卻被其他病患提醒,要出去,只能透過煙囪(亦即死亡後火化)。由於長時間與外界隔絕的緣故,病患們在裡面也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小社會,直到他們離開人世為止。

樂生病院規模相當龐大,分了好幾次擴張規模。一開始使用西式建築,卻發現病患住不習慣,因為大多是漢人的緣故。之後便建造漢人的三合院形式,配合日本的黑瓦屋頂。由於混和西方、日式、閩南建築的風格,樂生展現了當時的建築思潮,在這方面極有價值。甚至有一說被稱為「小京都」。

由於樂生院被選為新莊捷運機場(負責停放、保養捷運的廠房)的所在,因此在2002年時開始逐步拆除,也引發抗議行動。在歷經大規模的拆除後,樂生病院現在的規模只剩當初不到三成。

很少有社會運動可以像樂生抗爭一樣,一走便走十多年。在抗議時,有些病患被「騙」到政府新建的房屋居住,卻因為這些房子不是專門設計給這些病患的,讓病患住入後容易跌倒等,很多人住進去沒多久就去世了。原本兩千年前後還有1000多人的樂生院病患們,如今只剩100多人了。

好不容易有專家提出重建樂生的「大平台」方案,可以讓樂生幾乎回復到原本的模樣,也幾乎獲得了行政者的同意,但現在卻苦於無人願意承擔行政責任。現在他們在網路招募連署。而當天在小屋參與到這場活動的我,也才決定寫這篇文,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樂生的議題,讓臺灣的「小京都」,讓這群人的記憶可以重新被看見。

樂生運動的粉絲專頁:快樂・樂生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的樂生重建連署:http://bit.ly/lspetition
有關樂生重建的論述:http://bit.ly/2pBtzgJ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愛與逃離的求生之旅:駒月《她和他和她的澎湖灣:二弦夢》心得(有雷)

圖片取自駒月的粉絲頁


在這篇心得開始之前,我想問一句:「駒月,你是不是被路西法收買了?」小說書腰上所謂「隱藏路線」大概指的就是這回事:鄧平線理論上來說遊戲應該不會出現……吧。
 
好,現在開始終於來小說心得了。由於我沒玩過遊戲的緣故,所以這篇只單就小說來論。
 
基本上《二弦夢》從1949.7.13這天可分成前後兩部分,前半部是山東來台的學生們的生活,可以看到曉風幸運地住在洪家,以及其他學生們還得「打野食」的景況,並且大致刻畫了學生們的模樣;而後半段歷經713事件後,「餘生」的學生們從內心的流亡到真正逃離澎湖的過程。
 
我上一篇閱讀駒月的小說,是《守護她直到終結世界》(《我在侵占來的迷宮往美好人生直線前進》雖然買了但還沒看,跪一下QQ),和《守》相比,《二弦夢》進步幅度不少。
 
其中最明顯的大概是人物的刻畫部分。我不敢說每個人物都刻畫相當深刻,但無論是主角曉風,鄧平、鄧琳、孫儀芳、趙燕、魏芳、余浮生、洪志豪……雖然沒辦法說每個角色都具有相當深度,但要讓人記得綽綽有餘。
 
角色雖多,卻不會讓人搞混。裡面雖然有些角色我還是覺得個性上多少有問題(尤其是余浮生,那個年代的知識份子大多比余還要深沈很多,這是同時經歷左派啟蒙、右派中國民族主義抗日以及戰爭的動亂後,不可能沒有的深沈),但這……呃……也可能是遊戲設定本身的問題(汗),還好大致上角色並沒出現什麼太破格的對話或舉止,大致上還還算是有說服力。
 
前半段作者試圖刻畫角色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主角曉風的。這部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語言,理論上來說曉風是操著山東腔官話的山東人,洪志豪是操著澎湖腔台語的澎湖人(澎湖的台語和臺灣本島的有些不同),這兩個人到底怎麼溝通我實在想不到,但小說裡面這彷彿這一切不成問題,這大概是我最疑惑之處。(不過之所以會有如此疑慮,還是因為我有個鄰居就是山東老伯伯,他的山東腔我再怎樣也只能聽的懂六成……)
 
不過去除語言這點,其他部分的刻畫是相當不錯的,我尤其喜歡寫到味噌粥的部分。駒月在《守》的時候便展現他以刻畫日常生活及食物來給人生活感的部分,這樣的寫實筆調使人很容易進入情境裡。只是我還是要再多吐槽的一點是,為什麼這些人出門都不帶傘的,明明也在澎湖住一段時間,知道這裡會下雨啊= =
 
後半段寫的最好的部分,大概是把「逃離」這概念刻畫得很清楚。駒月利用了曉風男扮女裝的特點(尤其在713後,男扮女裝更是逃兵的手段),把曉風逃避的形象刻畫更清楚。他逃避責任,逃避戰火,逃避問題……。
 
但這樣一個逃避的角色,其實很難推動劇情。劇情之所以能推動,其實還是因為愛的緣故。當所有的逃避都拯救不了生病的鄧平後,那麼曉風就觸底反彈,來到逃避底下的核心執念:「活下去!」而這一反彈,就讓他們逃離了澎湖(也帶走了孫儀芳,因為希望孫活下來),來到了臺灣。
 
整體而言,這篇小說雖然還是有可以吐槽之處,但的確比《守》進步不少,這點值得稱讚。而我也大致可以瞭解為什麼駒月說他看713事件史料覺得沒什麼幫助了,因為這篇小說僅僅是713事件的某種側寫,而非直接從核心人物觀看整起事件。不過老實說看史料不可能沒幫助,起碼對於進入當時的人的感覺結構是相當有幫助的。必須瞭解當時的人怎麼想、他們的行事邏輯是怎樣,才有辦法還原,或者以自己的方式重組,這比無中生有容易並且保險,比較不會去觸及到實際經歷過、或牽扯到這些事件的人的敏感神經。
 
我不確定駒月之後打算朝什麼路線前進,臺灣文史是我很希望創作者可以投入創作的方向,但老實說臺灣文史路線寫起來是相當困難的,最主要是必須要有讀史料或研究的時間(閱讀能力倒是還好,說實在歷史系或臺灣文學系所的論文並沒這麼難閱讀……只要沒有使用一些法國思想家的文化理論的話)(傅柯、布赫迪厄、德希達……我就是說你們),以及在創作時,不被史實的細節牽著走的、說出好故事的能力,去瞭解哪些部分得以虛構而不會觸犯倫理。
 
這都需要時間與精力,雖然我相信會是值得的,但那是很疲倦而巨大的工作,唉……
 
最後再花點篇幅介紹713事件,基本上這是1949年發生的白色恐怖案件之一。臺灣的白色恐怖以1949.4.6.警察們逮捕大學生的「四六事件」為起始。四六事件不只讓國民黨察覺共產黨在臺灣的蔓延(雖然這蔓延起因於228事件後臺灣人對國民黨的幹意,導致他們加入反對國民黨的共產黨),其大肆逮捕與之後的《懲治叛亂條例》、《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等,也標示節節敗退的國民黨打算把臺灣當作最後基地的一連串前行動作。
 
713事件是一群流亡在澎湖的山東學生們被迫當兵的事件,發生在1949.7.13.,當時他們把所有澎湖男學生集合,只要身高高過於槍,就要當兵。有些學生不願意當兵,校長也替學生說情,結果軍方開槍,抓人,誣陷為「共匪」。這事件由於受害者的特殊性,以及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長期以來不為人所知。
 
當知道這樣的事件後,我覺得駒月選擇的角度其實相當不錯。說到底,主角們都是713事件的倖存者,死裡逃生的他們要怎麼度過這餘生?要怎麼在這壓力越來越大的環境活下去?逃離危險是一個,用愛維持著求生的信念也是一個。結局裡他們來到臺灣時,小說最後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而這兒的海風,似乎一樣腥鹹。」
 
澎湖是白色恐怖籠罩的孤島、監獄,那當時的臺灣又何嘗不是?但他們逃離澎湖的姿態,也預示了他們往後將如何在這座島上繼續活下去。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試談論在娛樂作品中使用文化這件事


一、前言

會想討論這東西,是因為之前有兩件文化爭議事件,一件是1930浪漫譚讓吳濁流穿上和服這件事,第二件是台北文學獎的劇本牽扯到原住民文化爭議(可參考: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9346 )。
 
由於我自己是臺灣文學研究所的,對臺灣文學、文化、歷史都多少有接觸,因此筆尖想找我談論這兩個事件。他最近也開始希望能將臺灣文化融入到小說創作裡,但因為這兩個爭議事件,讓他不確定該不該將臺灣文化的東西融入到小說裡,怕又引起爭端。
 
會不會引起爭端,這本身的確是難以評斷的;看看韋宗成的《冥戰錄》,蚩尤的《最強天后》,明明都是引用民間文化作改編的作品,為什麼《冥戰錄》和《最強天后》卻沒引發多少爭議?
 
行文至此,整理一下,這篇文章試圖探討的問題基本上是:
1.該不該在作品中引用傳統文化元素?
2.若要引用,又該如何引用才不會引起爭端?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自己認為答案倒是很簡單:看創作者想不想用囉。我相信任何想引用傳統文化元素的創作者,至少心中都有最基本的、希望這份文化被看見的心意。對於希望推廣這些文化元素的創作者,這問題的答案是「Yes」。而不希望自己被侷限住的創作者,這答案就會是「No」。如果你想創作個太空歌劇,何必非得在裡面出現一台牛車呢?
 
第二個問題,就是針對「Yes」的、具有推廣文化的心意的創作者們問的。那該怎麼引用,才不會有爭端呢?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可以先從現有的兩個爭議案例來分析,藉由看到爭端,來知道如何避開。
 
二、吳濁流

在1930臺灣浪漫譚的案例,爭議出在吳濁流穿和服。吳濁流是著名的政治異議者,他在日本時代就寫了〈泥沼中的金魚〉、《亞細亞的孤兒》(《亞》為戰後發表)等作品,反對日本統治的姿態毋庸置疑;而戰後他看透國民黨的醜惡後,寫了《波茨坦科長》和《臺灣連翹》,把國民黨的醜惡狠狠揭露,《臺灣連翹》一書甚至要求要死後才能發表,就知道在白色恐怖時代中,他清楚這些作品的政治意義,卻又堅持書寫,這樣隱隱冒犯危險的姿態,就是他的反抗者姿態。
 
這樣的反抗者,為什麼他的代表圖之一是身著殖民者的服裝?
 
後來官方發了一篇解釋文,給了一些資料考據,認為吳濁流基本上是穿過和服的。基本上那些考據資料挺紮實的,我也接受。我唯一希望官方作的,就是以後如果可能有類似爭議圖片,應該寫個註解才是。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一張圖,為什麼會引發這樣大的事件?還要這樣大動作檢討官方?
 
好的,爭議點我已經列出來了,我們可以順便看看,如果這爭議沒有解決的後果。這至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吳濁流是臺灣文壇中生代裡面相當重要的一個人。1960年代,當台大那裡弄《現代文學》,以現代主義掌握了整個文壇之際,吳濁流創立《臺灣文藝》,成為臺灣本省籍小說家的發表重鎮,並且挖掘不少重要的小說家,而吳濁流本身也交友廣泛:鍾肇政、李喬、鄭清文、葉石濤、鍾鐵民、巫永福……,如果你對臺灣文學史有一些概念,你會知道這份名單有多重,而吳濁流及他的友人們可都是還有後人在世的。這些後人如果看到這些爭議,認為冒犯了吳濁流,那後面會怎麼走呢……
 
另一方面,基本上大眾對吳濁流的概念應該只有《亞細亞的孤兒》,如果他們只看到穿和服的吳濁流,覺得「喔喔吳濁流穿和服好帥」、「圖好好看」而沒有任何反思,那是不是某種對吳濁流錯誤的認知就這樣散佈出去了?
 
無論是哪一方面,當要呈現反抗掌權者的鐵血詩人的另一面時,做些保險手段(寫註解)總是買個保險的。
 
三、台北文學獎

上面是牽扯到真實人物的部分,而關於台北文學獎的部分,牽扯到的則是宗教與文化符號。
 
台北文學獎的部分,主要爭議是創作者把賽夏族的女神寫成了有情慾的女性,而現在仍然祭拜女神的賽夏族人們認為這是對賽夏文化的扭曲,因此抗議。最後創作者道歉(創作者戴華旭認為創作後應先給族人看過),願意修改作品接受重審,賽夏族的長老們也接受道歉。整件事情算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件事情爭議的點很簡單,原住民(在這裡是賽夏族)不願意他們被用一種他們不同意的方式來被呈現。而不願意的原因,和我前面寫的第二點有點像,怕從來不認識這議題的人,第一次認識就是用扭曲的方式認識,之後又沒接觸的話,那只會留下扭曲的刻板印象。
 
這件事情之所以糟糕,在於我們認知事物的方式,原本就是使用刻板印象。在人的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刻板印象是一個很有效的認知方式,因為他可以給我們對某個群體的第一印象,而這第一印象大概至少有一半以上符合。
 
但這種認識有個副作用,就是我們容易將該群體「他者化」。貼上標籤以後,這群人就和「我們」是不同的人,認知到他者與我們的差異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失去了對他人的尊重與同理,變成嘲笑與諷刺,那就只會讓這些被他者化的人們處境更糟,與「我們」隔絕更深。
 
我有個學長寫到,原住民的議題的確該原住民自己處理,我們不該越位。即使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推廣他們的文化也一樣——人家願意被這樣推廣嗎?
 
所以這代表只有原住民才能寫原住民相關題材嗎?甚至是,只有那個部落的人才能寫那個部落的事情與文化嗎?雖然這是個很容易推算出的結論,不過我個人覺得這落入了某種血統決定論,反而可能會有另一種風險。也就是說,隨著血統被同化,有資格寫原住民題材的人只會越來越少。我個人還是偏好建構論,原住民文化是在某些基礎上,透過不斷的實踐而建構出來的。只要有著原住民的認同,並且參與實踐,那就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員,或者至少成為被他們認可的人。
 
但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呢?
 
文壇裡有很多漢人作家寫原住民的創作,葉石濤就寫過西拉雅族,王家祥著名的《倒風內海》、《小矮人之謎》等牽涉到多族原住民,舞鶴《餘生》寫了霧社事件,黃岡《是誰把部落切成兩半》寫了阿美族面臨現代化的困境。可惜這些作家我並不是太熟悉,但確定舞鶴、黃岡都是長期接觸原住民的人。
 
我有個朋友也有寫原住民文化的故事,他用的方式倒是簡單。由於他之前住在原住民部落附近一陣子,與該部落很熟,也有做些簡單的田野調查。他將這些融合自己的想像寫成故事後,印出來給部落長老看。長老看了很高興,還給予祝福。
 
我想其實事情可以很簡單的。
 
四、結論

綜合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當今媽祖可以用各種二次元的方式被重新創作。因為既沒有牽涉到真實人物(雖然某方面而言林默本人其實是真實人物沒錯),也不存在「一開始就以錯誤的方式被認知」的問題——臺灣的媽祖信仰太旺盛了。
 
現在不存在問題,不代表以前不存在。事實上,日本時代時有個痴狂媽祖的日本人叫西川滿,他以媽祖信仰創作了相當多小說,卻一樣惹出了類似的爭議。臺灣本島作家認為西川滿呈現的媽祖是扭曲的——並且由於他有打入日本中央文壇、或與之抗衡的野心,這樣的媽祖給不知媽祖的日本人看到,也會被錯誤認知,因而產生爭議。
 
神奇的是,當今我們在讀他的小說時,其實一下子是讀不出爭議點的。這也是語境的差別,畢竟在我們已經認知媽祖原貌的情況下,西川滿的作法只會給我們另類的趣味。
 
所以會不會產生爭議,說到底,還是作者得判斷大眾對你書寫的知識有多少認知,有多少人會「第一次」看到這些人而得到錯誤印象?
 
如果覺得這很難判斷,那直接問被書寫的對象、或者相關的文化主體(如原住民或漢人),總是最快的解決方式。
 
畢竟,我們雖然總是抱持著推廣的苦心來使用這些題材創作,也總是得尊重被書寫者的權益。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千年樹的輪轉之詩 簡單心得(有雷)



整體而言,這篇小說比亮熊前一系列《難道硬奇幻已經不行了嗎》成熟很多。

一開始看到現代魔法師,原本以為可能會像《魔法禁書目錄》一般有明顯的正反派、有各種流派的魔法與科學對戰等等,結果出現的是一個小而美的故事,前後大致呼應,結構漂亮,而且各種(亮熊式?)的笑點XD

這篇小說的主要角色基本上只有四人,不過每個都有特色。麻櫟是曾為魔杖今為人的主角,用許多樹木與大自然的觀點來看世界。由於主角觀看世界的觀點與常人不同,因此使小說讀起來會很有意思,許多我們日常的動作或物質利用,在曾為樹木的主角看起來或是危險或是殘忍,雖然帶著微微反思的意味,但也很好笑XD

東罌的性格和我身邊某人很像,看起來很有既視感(被揍)。除去這點不論,亮熊塑造東罌這角色很成功。這有一部份是因為設定漂亮的緣故。主角麻櫟是以樹木的靈魂取代了東罌父親的存在,然而東罌與他的父親東之天(我總覺得聽起來很像某種日式餐廳的名稱)(喂)原本存在巨大的衝突。藉由衝突描寫角色雖然是老梗,但這基本功展現的漂亮總是能有相當效果,而麻櫟試圖和解的態度,以及女主角對父親的敵意,讓這兩個角色在個性上也刻劃得挺顯眼的。

旅菲非是有病的角色。在這時代,有病的角色很多,但亮熊給了有病的角色「色氣」的設定實在是阿斯~~~(喂)。另外我覺得能把這「病因」刻劃出來是相當漂亮的,藉由旅菲非痛苦的過去,也順帶把魔法師在現代的處境給帶出來。

最後是阿南塔,這角色可以懶成這樣實在太厲害了XDDD 居然懶到在冰箱旁邊只吃了底層的食物還差點餓死,看到那一段我快笑死XDDD 後面有關阿南塔的價值觀討論也挺有意思的。

這本書中有不少笑點深得我心。有些東西都是突發奇想後的簡單延伸,比如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討論「餵食」這件事,靠著漂亮的餵食技巧居然就可以把人變成廢人XD 主角用樹木的角度思考人類的行為也很有意思。

就劇情來說,我原本以為之後的衝突應該是有新的魔法師來搶東罌父親的成果,以至於雙方引發大戰,結果沒想到最後是內鬨,於是格局由大轉小,但也前後呼應,我覺得執行的不錯,至少這是個好故事。最後面還有新的人來到小鎮,應該是會有下一集的意思?

整體而言推一下這本書~~作者最近又有新書《藏神鄉》要出了,調性與這本完全不同,有興趣的人也可一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