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平常時刻的魔幻體驗:讀楊智傑《野狗與青空》

楊智傑是出道相當早且近年來頗受到矚目的青年詩人之一,雖然在2012年,他便出版第一本詩集《深深》,不過近年來受到注目的原因,主要仍是他第二本詩集《小寧》(2019.03)將政治與抒情結合相當好;相對而言,他同年出版的第三本詩集《野狗與青空》(2019.11,以下簡稱《野狗》)似乎關注度不那麼高,但我讀完《野狗》後,發覺這本詩集大有可觀之處。

要理解《野狗》這本詩集,還是得先從《小寧》說起。《小寧》時常以敘事者我向「你」(小寧)傾訴的你我體抒情,使讀者容易帶入敘事者我的情感,又透過詩句之間的敘事,在一段段的詩句中推演情節,使人理解這首詩背後指涉的情境與議題,同時在詩的抒情、良好且容易入門的讀者閱讀效果,以及詩人本身想處理的議題性取得一艱困而接近完美的平衡點。楊智傑迴避了前輩寫政治詩時的失手,沒有使詩淪為口號,使其美感與感動人心的能力都消失,這是《小寧》受歡迎的原因,也是它傑出之處。

有趣的是,《野狗》的美學可說是與《小寧》完全相反。在敘事角度上,《野狗》大多使用第三人稱,即便使用第一人稱也極少有敘事者我向「你」傾訴的角度,這使得敘事者與讀者保持著相當的距離,也使抒情成分降低;再者,《野狗》中每首詩的段落之間大抵上少有邏輯上的連結,更不用說情節的推演,而是靠著排比與詩的音樂性維持連結;最後,在《小寧》許多詩中展現的議題性,到了《野狗》中也幾乎消失。

要理解《野狗》的詩作是不能靠社會脈絡的,也因此其理解難度比《小寧》高上不少,如楊智傑在後記中所言:「這是本屬於極少數人的詩集。可以說,幾乎是僅屬於你我的一本詩集。」我認為《野狗》的美感有一詞可以形容:「無理而妙」。洛夫曾經說道:「從中國古典詩中,學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所謂的『無理而妙』的觀念……就是表面上看起來不合常理,它扭曲了事物之間正常的關係,從一個散文的眼光來看,就是不通。詩的表現方法,是要突破人為的關係,超越知性的邏輯。」 (註)

當然,洛夫講的是他與其他創世紀同仁的超現實主義詩作,那些晦澀難懂、語句繁複的詩作與楊智傑的詩有很大的不同。《野狗》內詩作在文字上的一大特色是語句簡單,大多詩約20行內,少有長詩,詩句也沒有複雜的文法、特殊的長句或罕用字,而僅是名詞的排列、形容詞接名詞,或者名詞接動詞。奇特的是,詩人讓性質不同的詞彙接在一起,便能使詩句產生閱讀上的奇特詩意,正如洛夫所言,「扭曲了事物之間正常的關係」。

為何楊智傑會選擇在《野狗》內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寫詩?他在後記中寫道:「第二本詩集《小寧》完成時,身體內大多數聲音告別了我,像一座乾淨的廢墟。」聲音在此或許是指涉屬於《小寧》的敘事方式。然而,直到有一次楊佳嫻老師邀請楊智傑去清大演講,他講著自己的創作經驗,我才比較知道理解《野狗》的方式。當時楊智傑講的詩是〈紅葉〉:


葉脈——回音的大雪停止
肉體的街上
放棄心的旅者深入秋夜

菌類的聽覺:山谷優雅擴張。

四頁草虛構年輪,黎明是眼睛的早市
手風琴
光芒片片的蝴蝶

風之心,起火的硫磺
溫泉的下午
落在手臂上的水滴,一個男孩
在父親死去的黃昏洗頭
明月當空,行走的衣服下是肉身的蟲

戀愛的僧侶
內心的符文靜靜發亮


那時楊智傑演講的詳細字句我已經記不清楚了,但他提到,這首詩是他在紅葉見到的景象,他看到一些風景,他有種特殊的感覺,於是那些感覺化為字句,寫成了詩。

這首詩如前述所言,沒有什麼情節推演,每一段就像是蒙太奇電影的一個片段閃逝,要理解這樣的詩,我們應該以一種幅輳式(converging)的方式來組合這些片段,將個別片段排列,試圖聚集找出中心,只是這裡的中心並非特定意義的詮釋,而是與敘事者站在同一個中心,重新體驗這些詩句背後的、平常時刻的魔幻體驗。

比如第二段:「菌類的聽覺:山谷優雅擴張。」菌類生長於地底,甚至能遍佈整座森林,詩人僅用一句「聽覺」,就讓我們聽到風吹拂時的林濤,從一點擴張到整座森林乃至整個山谷。而在紅葉這地方,他還感受到了更多的魔幻時刻,遍佈在此詩的各段,等著我們去想像、深掘。

在《小寧》中,詩人展現詩如何與現實的痛苦對話,使其扣人心弦;而在《野狗》中,詩人展現詩如何引領人超越現實,看到平常生活中難以看見的魔幻體驗。只有當人心清澈如「乾淨的廢墟」時,我們才能從殘骸想像出最美的詩意。

最驚人的是,這兩本完成度極高的詩集,都出自同一人之手。

註: 艾農,〈詩的跨世紀對話:從現代到古典,從本土到世界——洛夫V.S李瑞騰〉,《創世紀》第118期(1999.03),頁56-57。引自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北縣:鷹漢文化,2004.07),頁207。

 

原刊載於《歪仔歪詩刊》No.19(2021年10月),可在此購買: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2143771927847=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Vortex Multix 80% (TKL)拾光白軸 鍵盤開箱


最近收到了Vortex最新的鍵盤Multix,雖然是對方贈送的,但用了幾個禮拜,還真的覺得這把鍵盤很值得推薦,這篇文就是要來推坑這把鍵盤的~


一、Vortex向來只出小鍵盤,沒想到這次出80%鍵盤了


Vortex一直是以小鍵盤為主的公司,大部分鍵盤屬於60%(僅有打字區)、65%(打字區+方向鍵與PgUp, PgDn, Home, End)、75%(65%加上ESC、F1-F12),這也是我喜歡他們的原因,我喜歡自定義功能強大的小鍵盤,畢竟我的桌面空間不大,加上小鍵盤這種東西習慣後就回不去了,當你不需要動手腕就可以按到方向鍵後,你怎麼還能忍受將手移去右邊按方向鍵及數字鍵呢?

不過,Vortex雖然在國外有相當高的評價,在台灣卻僅有一小部分的人知道他們的好,小鍵盤終究是小眾。直到最近,Vortex才開始推出主流的TKL(80%)鍵盤Multix。今年八月時,他們開始於他們的社團展開Multix系列的團購。Multix是他們第一把80%鍵盤,依照他們釋出的圖片及部分訊息來看,他們之後也很可能會在推出100%鍵盤。

這發展不禁讓人想到另一把同樣以小鍵盤為主的臺灣公司Mistel,以往他們僅在特定的網路商店販售鍵盤,但在推出X-VIII系列的100%鍵盤後,終於進軍硬派、PcParty等實體通路,不僅較容易購買,更提高了他們的能見度。畢竟台灣用100%鍵盤的人還是佔多數。

不知是不是看到Mistel的改變,抑或是想要開始試圖攻佔主流市場,Vortex這次終於開始來做80%鍵盤Mistel。雖然我因為經濟緣故並沒有購買(而且我其實對他們之後可能推出的Hellcat或Race3 Type-C版更有興趣),但卻意外受贈一把,所以這篇文才會就此誕生。

不過,雖然是拿人手軟,但真心認為這把鍵盤不錯,它在許多小細節上都處理很好,最近幾天把它擺在辦公室當作日用鍵盤,使用起來確實相當愉快。當然不避諱來說還是有缺點,以下將簡單分析。


二、外在細節:鍵盤蓋、鍵盤線、底座與指示燈

第一點必須稱讚Multix的地方是它有鍵盤蓋(如開頭第一張圖),方便平常放置時防止灰塵進入。



再來是它的鍵線分離設計,鍵線分離,也就是連接鍵盤與電腦的線可以拆下,方便攜帶與更替。從這裡就可以開始看出Vortex的用心。Vortex鍵盤都是鍵線分離,只是以前鍵盤上的接口使用的是Micro USB,而最近幾年他們推出的新鍵盤幾乎都是使用Type-C了,這把也不例外,因此這把鍵盤因此有附上一條Type-C to A的連接線,可說與時俱進。

就底座方面,他們有設計三向出線,所以鍵盤可以從左、中、右方出線,在布置線的位置時更加方便一些。


另外也附上三段腳架,可以依照自己喜好調整鍵盤傾斜角度。這些部分雖然基本,但也是看鍵盤廠有沒有用心的小細節。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隨鍵盤顏色不同給予不同配色的鍵盤線,所以我拿到一條白色的鍵盤線,還附有綁帶方便收納。他們也有附額外的鍵帽、拔鍵器與換軸的鎳子,讓你想更改鍵帽配色或換軸時可以更改。


在指示燈位置方面,他們將Capslock與Scroll Lock的指示燈設置在Insert、Home與Home、PgUp之間,這個設置位置的好處是指示燈不會被按鍵遮住,所以要確認目前鍵盤有沒有按到,你不需要調整自己視角便能看到。


另外,在「六塊肌」與方向鍵之間有個隱形的Vortex漩渦標誌,採用陰刻設計且沒有填色,我個人覺得這低調的標誌方式還滿有質感,雖然我更傾向把Logo刻在側面,比較不會弄髒XD


三、手感:鍵帽與軸

接著開始來到使用的部分,鍵盤的手感大多由幾個要素決定:傾斜角度、有無手托、鍵帽高度、軸。

傾斜角度由腳架決定,手托則是需要自己購買,而鍵帽高度與軸便是鍵盤廠的用心所在,而在這方面而言,Vortex向來是出色的,尤其是他們超過3000元的高價鍵盤方面。

先從鍵帽開始說起吧,Vortex這次推出的黑白兩款鍵帽都很好看,配色我個人都挺喜歡,不過比起配色,更重要的是材質、表面處理與高度。

Multix鍵帽高度為Cherry高度。基本上,我喜愛Cherry高度勝過一般OEM高度,因為Cherry高度比較矮,手指在鍵帽上移動起來更順暢(而更矮的DSA我也打得很順手,事實上我平常慣用的鍵帽之一就是Vortex以前出過的實驗性產品:DSA熱昇華鍵帽)。

鍵帽材質使用PBT,製作方式採取二射。不過我覺得最神奇的是,採用PBT二射的鍵帽其實不算少,但不知是高度問題或者是表面處理方式,Vortex的二射Cherry高鍵帽表面有點磨砂質感(讓手指增加摩擦力),手指敲擊的手感特別出色。(我手上還有Ducky或其他的PBT鍵帽,這是真心話)。

就軸方面,我這把使用的軸是Gateron的拾光白軸。Vortex這次大膽的決定之一,就是不用Cherry軸,而是使用Gateron軸。Cherry軸雖然一向是耐操品質保證,但近年來時常有彈簧聲的問題,手感也比不上一些預潤過的軸(彈簧先擦過蠟或矽油)。

Gateron是中國軸廠中相當用心的一間,我以前曾有一把Gateron白軸鍵盤,白軸特色是觸發克數極輕的線性軸(Cherry紅軸彈簧為45g,而白軸僅30g),對其軟綿綿的手感念念不忘。這次Gateron推出一系列Pro軸,都採取預潤,而拾光白正是這系列軸中觸發克數最輕的線性軸,可說是原來白軸的進化版。

拾光白還有另一特點,是打起來相當安靜,明明是一把線性軸,它在觸底時卻不會如紅軸般發出響亮的咖咖聲(塑膠之間撞擊的聲音),那是一種更小的碰撞聲,而且手感也不會像靜音紅軸般像是打在橡膠環上讓人手指不適應(至少我手指不適應)。也使這軸相當適合拿來辦公。

另外,機械鍵盤在使用上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大鍵的處理。所謂大鍵,是指需要使用平衡桿或假軸的按鍵,因為這些鍵通常寬度超過兩顆鍵帽寬(2u),如果只按一邊的話容易傾斜,此時便需要在底下裝設平衡桿或假軸,讓你對其中一邊施力時,另一邊也會一起落下,達成平衡。

大鍵的調教時常是廉價機械鍵盤與昂貴機械鍵盤最大的差異所在,雖然近年來各家鍵盤廠越來越注重大鍵的處理,但Vortex很早就注意這一塊,至少我經手過的幾把Vortex鍵盤,大鍵都很好打。Multix當然也不例外。雖然超過3000元的鍵盤,大多數鍵盤玩家還是想到Filco與Leopold,但我個人認為Vortex Multix並不輸F和L,並且有許多這兩間鍵盤廠沒有的用心所在。

不過,拾光白軸仍有缺點,它手感極為輕盈,手指幾乎擦過便能觸發,因此打字可以相當省力,且安靜而適合辦公;但同時也相當容易誤觸甚至不小心觸發兩次。如果不是特別喜歡輕手線性軸,或者不喜歡誤觸的話,建議選其他的軸會比較好。


四、Multix外殼與PCB

Multix是一款沒有用螺絲固定的鍵盤,不過我自己是拆不下這外殼,但有其他人有拆成功。基本上,這把鍵盤的特色之一是有使用熱插拔軸套件,軸可以使用他專用的鎳子(有附贈)拔下更換。所以如果想體驗更多元的手感,或者替特定幾顆軸客製化採用不同手感,就可以直接更換,不需要任何焊接技術。

另外,根據其他人的開箱文,Multix似乎有相當多靜音設計,包含靜音棉,以及PCB與鍵盤殼之間的膠條等,這或許也是這把鍵盤如此安靜的另一原因。而這些靜音機構也讓鍵盤手感有種穩重感。


五、隱藏功能:Mistel的巨集

這把鍵盤和過往Vortex的鍵盤相比,最特殊的地方應該是少了Pn鍵,因此在設定巨集上的邏輯和以往可能不同。Vortex在說明書上僅有寫到基本的組合鍵,Fn+特定按鍵可以啟用不同功能(比較特殊的是可以調整螢幕亮度,這功能好用)。不過他們在說明書上並沒有寫到如何設定巨集,目前也尚未公布在官網。實際公布後,我應該會再寫一些簡單感想。

 

文末順便附上Vortex相關社群連結:

官方網站:https://www.vortexkeyboard.com.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rtexkeyboards/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rtexkeyboard/

Twitter:https://twitter.com/Vortexkeyboards

台灣官方社團,可以在這裡看到第一手的Vortex鍵盤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9786607738734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OPUS龍脈常歌 簡易心得(有雷)

 


我一直是SIGONO遊戲公司的死忠粉絲,之前玩過《OPUS地球計畫》與《OPUS靈魂之橋》後(詳細心得請見此:https://writerstand1234.blogspot.com/2018/04/opus.html),聽聞SIGINO準備出第三作「龍脈常歌」,便深深期待,發售後也很快就刷卡了,不過直到這次雙十連假才有時間好好來玩一下。

若有玩過前兩作的朋友,對《龍脈常歌》的進步應該頗有感覺。SIGONO的強項向來是音樂與劇本,相較而言畫面與遊戲性便比較弱,然而這次《龍脈常歌》不僅保留他們的強項,也針對弱項做出加強,不僅人物更細緻、畫面更美麗,各種遊戲要素也相較前作豐富許多。

另外純粹就對白與遊戲內文字的部分,說實在《靈魂之橋》我還覺得有些對白寫起來有點尷尬,不過到《龍脈常歌》,對白更能彰顯每個角色性格,也順暢許多,整體文字水平有進步不少。

破完後還有些要素沒拿到有點可惜,但上班後實在比較忙,可能沒辦法再去拿要素了,以下簡述一下劇情給我的感覺。


(以下有雷)


就劇情上,《龍脈常歌》無疑是SIGONO三款遊戲中最複雜的,大體上,李莫追逐家族榮譽、艾妲追逐師傅的腳步,然而他們發現,要追逐這些,都必須經由追逐龍脈而得,因而逐漸得知萬道神話時代所發生的事情。

就人物塑造而言,主要角色李莫、艾妲我覺得塑造地挺有說服力,他們各有各的個性、目標,基本上不會做出不符合個性的事情,而在個性設計上,OPUS之前似乎為了推動劇情或製造衝突,人物時常有些扁平,然而這次李莫跟艾妲的層次感好上不少,他們會因為彼此的關係而更改目標,這也讓人物變得更立體。

在劇情結構上,創世神話的終點與遊戲的終點在地理與劇情結構上都互相呼應。后土之墓的所在,花盛開的所在,也是艾妲與李莫追尋的終點。只是某方面而言我覺得艾妲這角色可惜了,艾妲在第四章最後所做的決定其實是很有說服力,除了我覺得他的「追尋」還是追尋師傅沒有改變,這點有點可惜,我個人其實比較希望他和李莫最後一起離開,六十六年後一起回到黑龍,一起種花,讓紅與花海一同埋葬……不過這樣走的劇情純粹是私心。

整體而言,主線劇情結構相當完整,最後結尾搭配圖片與音樂真的很有力。其實《龍脈常歌》裡面許多劇情我們差不多都能預測怎麼走,但偏偏搭配音樂與畫面的表現,你就是會哭,我不得不承認最後當我與李莫一同看到花海時,我哭到爆炸…

說一個題外話,《龍脈常歌》在發售前其實曾經寄出各種通知信,讓獲得通知的人能預先知道龍脈常歌的各種資訊,其中包含一封解答萬道時代語言的密碼信。雖然那密碼信沒有直接解答,不過我還是有自己破譯過(並不是很難),而且遊戲中之後也給了翻譯方法。

只是就算有翻譯方法,我可能還是會看網路上有沒有人把相關神話劇情都翻譯出來,要不然我應該沒力氣去翻譯……但滿想知道創世神話到底發生什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