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我愛故我在:邱常婷《獸靈之詩》上下冊(保留地的祭歌、模仿師的遊戲)心得(有雷)

我今年閱讀的小說不算多,不過目前品質都非常好,之前讀木几《裏台北外送》跟瀟湘神《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都相當滿足,而這次邱常婷《獸靈之詩》更讓我驚喜滿滿,展現出不同前兩位、甚至不同傳統奇幻的新風貌。

對我而言,《獸靈之詩》的特殊之處主要有三點:文字風格、人物互動與非線性敘事,接著也會順便探討一下世界觀,以下將一一說明。


一、文字風格:依照不同段落使用不同的書寫角度

《獸靈之詩》的文字風格會依照切入觀點不同而有所不同,作者邱常婷在這方面的執行力相當驚人。

在《獸靈之詩:保留地的祭歌》一開始的〈歷史〉一章中,他引用並改寫各種經典,以及在許多段落以「獸」的角度來描寫獸與人類的互動,給人一種人與獸之間的「約定」彷彿亙股存在的感覺。

而在接下來的段落中,由於每個角色能力不同,作者在描寫時會特別針對那些角色的能力來補充細節。

在撰寫主角泰邦的段落,由於泰邦天生具有在山林活動的強大感知能力,嗅覺與聽覺都很靈敏,因此在氣味與聽覺的描寫上使用許多意象做有次序的排列,讓人彷彿可以進入那種感官世界

另一要角烏托克的能力與鳥有關,所以描寫時很常寫高空或不同角度的視覺描寫等。

而其中一名重要角色王璟的能力與機械有關,所以描寫感知時會有探測器接收各種訊號的描寫。

又比如另一要角劉阿哞是天生的聾啞人士,所以在描寫時會缺漏聲音,更重視視覺上的描寫。

透過切換不同角色的視角,更得以進入這些角色的內心,這是《獸靈之詩》做得好的第一個部分與特色。


二、人物互動:資源有限者的互相踐踏與復仇

再來我覺得《獸靈之詩》的另一特色是人物互動相當不同於一般小說,雖然復仇是許多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但「踐踏尊嚴」則比較少見。

這本小說的主要場景是資源較為貧乏的「灣島」。保留地中的部落人以採集自然資源為生,生活不穩定,因此對弱勢者及無法為他們爭取權利的人相當殘忍。作者相當會描寫同胞踐踏彼此尊嚴的片段,看得我心痛。

這樣的踐踏我覺得在下冊《獸靈之詩:模仿師的遊戲》中更加明顯,五大家族不僅踐踏他們統治的部落人與遺跡人,彼此之間也在互相踐踏,甚至是家族內鬥。有時,明明角色的目標是當好人,解決一切仇恨,卻反倒比他人更加殘忍,踐踏他人尊嚴,只因上面還有一個更巨大的邪惡權力來源——密冬。

而更殘忍的是,邱常婷有時也會描寫踐踏他人的上位者如何思考,如烏托克在同胞身上施咒,讓他們要聽從自己的話反抗五大家族的心路歷程,或者金雪在五大家族內鬥中做出各種行動時背後的想法。他們懷疑自己、覺得迷茫的片段都讓人身有同感,卻沒人能分擔疑惑。

而書中還有另一種踐踏,也就是性別的踐踏,男性踐踏女性,以及性別氣質不像男性的生理男性;當然,也有如五大家族中古家的相反例子,因家族獸靈只與女性結合而不讓男性當家。

這些被踐踏的下位者中,有一些後來取得了力量,達到權力的上位,對原本踐踏自己的人展開了復仇。只是悲慘的是,這些復仇者大多沒有好結果,就算成功復仇,也失去了重要的東西,導致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反而是放下仇恨者,才開始有朝向未來活下去的可能,或者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死亡。看到角色到達命運的結束之時,也讓我感慨至深。


三、非線性敘事:他還活著

接著想談的另一點是《獸靈之詩》使用的非線性敘事。在上冊《獸靈之詩:保留地的祭歌》中,第二部有許多地方是描寫十年後的未來,再轉回當下。而第三部則是在未來莉莉/璐安的復仇與五大家族在十年間的內鬥衰敗之間徘徊,這代表作者應該很早就想完故事的結構,並以艱苦的自律進行整個故事。

先說一下,奇幻小說、乃至一般長篇小說,使用多線敘事是相當常見的策略,因為這可以交代各陣營的基本資訊。然而,非線性敘事大多僅有角色在說明回憶或過去歷史時比較常見,但拉到未來則是非常少見的做法,因為這做法必須要考量到通盤結構,這對寫長篇小說來說非常困難……

我不大確定作者為什麼要用這方式來寫(不過之後應該會有機會可以請教作者),不過對我來說,上冊書寫未來的原因,有點像是為了讓我們知道,「璐安未來還會活下來」,而我們便能預期他會在下冊中成為主角,也代表新的篇章的啟動。

而下冊時,我們也能看到,當五大家族過去發生這麼慘烈的內鬥後,角色們對待原本壓迫自己的對象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呈現出角色的成長。至少我在閱讀上感受到這樣的效果。


四、世界觀:我愛故我在

最後來聊聊世界觀的部分。在獸靈之詩的世界觀中有兩種奇幻能力:「與獸靈結合」和「模仿術」。某方面而言,這兩種能力系出同源,都是因為「這個影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影子」。

就我的理解而言,獸靈是真實世界凋亡的生物,雖然已經凋亡,卻還能在這個影世界中活下來;而模仿術則是看透這個世界的虛構本質,讓世界以自己的理解方式重新塑造。為此,密冬將模仿術分成五種:幻象、移狀、創煉、拆解、復生,並且探討第六種模仿術:對真實世界的模仿。

書中常描寫,模仿師對這世界感到無聊,因為他們覺得這世界都是假的,所以才想探討什麼是真,甚至想去到真實世界。不過,看到結局,我想對真實的模仿終究是不存在的,此外我認為,書中也隱隱揭露有另一東西也無法模仿——情感。

就像璐安愛著他的哥哥泰邦,泰邦愛著弟弟,阿蘭與鶺鴒的情感……能夠驅動人物的最強烈情感,是因為愛,而愛是模仿術無法處理的終極事物。就算影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無法仿造,而使每個人成為獨一無二的他。

另外,在下冊最後有提到,真實世界中有著不只一人察覺到影世界的存在,而影世界自我修正的能力對我而言很像人類記憶的機制。人類在記憶時,往往無法精確記得精確事件,而是記得片段與其中情感。當我們一次次提取記憶時,其實是將那些片段以自己能理解的敘事重新排列、加強,最後成為自己版本的記憶。

雖然作者不一定有這意思,但我覺得或許影世界很像人類的集體潛意識般的存在,每一名個人的遺憾、對滅絕動物的悼念,集合之下,創造出另外一個世界的投影。所以物理定律能被修改,時間能倒轉,但唯有情感無法消滅——因為情感正是記憶中最無法忘懷的事物。

喜歡的話,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購買《獸靈之詩》上冊Readmoo電子書:https://moo.im/a/9dkw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