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三菱Uni Style Fit 3色、4色版:搭配TN的多用筆01


最高分為3分。
以下為三色筆管版資訊,單色版沒筆夾,五色版插不進去TN筆插。

筆身資訊
種類:自組,按鍵出芯
材質:塑膠(特殊版有金屬筆身,但台灣沒賣)
筆管最大軸直徑:11.2mm(三色)、12.0mm(四色)
握位防滑設計:無

筆芯資訊
筆芯功能數:3
筆芯種類:專用規格筆芯,分中性、油性、自動鉛筆
- 中性(UMR-109):筆幅有0.28、0.38、0.5,共16色
- 油性(SXR-89):使用Jetstream墨水,筆幅有0.5、0.7、1.0,共三色(紅、藍、黑)
- 自動鉛筆(M5R-189):0.5mm
好寫程度:3
易取得度(愈高愈容易買到):3
使用時間(愈高表示消耗愈慢,能用愈久):1-3(端看筆芯種類)

整體評估
價格:110-140左右(三色版)
- 筆身約50元
- 筆芯每色大多在22-30元之間
TN適用程度:2(三色版)、0(四色版)
一般使用:2(三色版)、3(四色版)
綜合評分:2

Uni Style Fit相信是大家很熟悉的筆了,不僅筆管有單色、三色、四色、五色可選,筆芯的多樣性也相當高,包含大家熟悉的中性筆芯,好評相當多的Jetstream筆芯及0.5自動鉛筆。

由於Uni是熟悉的品牌,因此它的多色筆也是我入手的第一款多色筆。為了搭配TN,因此買的是三色款。不過,在買筆芯的考量上,由於Jetstream常有傳出透紙的新聞,加上我原本認為這枝筆僅是輔助,因此買的是中性墨水0.38的紅、藍、黑。

以下是如此使用後的心得。

優點:
- 熟悉的Uni筆芯
- 鮮豔防水的顏色
- 不錯的寫感
- 筆芯不會晃
- 透明的筆管下半部可一眼辨識其中顏色

缺點:
- 筆管按鈕按下後卡得沒這麼緊(容易沒按到底而彈回)
- 筆夾與筆管按鈕合併的設計在將筆從筆插拔出時不順手
- 筆管較粗,不易插入TN中
- 中性墨水消耗速度快
- 筆管形狀有點不順手(這點比較個人)

整體而言,在我買過的這麼多多色筆、多用筆中,這枝應該不是搭配TN的首選,因為消耗速度快且插入、拔出TN不是很順手。不過以多色筆而言,這枝的寫感相當穩定,筆芯墨水顏色選擇也多,買3色或2色及自動筆芯,弄成2+1或3的多功能筆,用起來會相當不錯。

不過Jetstream自己也有出三色筆款,如果是喜歡油性筆或Jetstream墨水的朋友,或許直接買Jetstream的多功能筆更快。

--

補充1:

然而,我偶然看到日本文具Youtuber Seasar文具的開箱影片:

他裡面講到一件事:Uni Style Fit的筆芯與百樂Acro Ink的筆芯是一模一樣的!
其實準確來說,依照「筆芯互換性」列表:

Uni Style Fit使用的筆芯「SXR-89」及「UMR-109」長度是98.8mm,而百樂Acro Ink多機能筆筆芯「BVRF-8」系列則是98.5mm,不過顯然實際上0.3mm的長度差距並不多,因此兩枝筆芯直接互換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可以互換性直接增加這枝筆的可玩性及實用度。老實說,我對Acro Ink的好感度遠高於Jetstream,不只比較便宜(一枝筆芯才16元),且寫感相當良好,不過Acro Ink幾乎是百樂Acroball專用規格,我又相當不喜歡Acroball多機能筆(如Acroball 2+1、3+1)的握位設計。在這情況下,筆桿選擇較多的Uni Style Fit能安裝百樂BVRF-8,對我來說確實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即便如此,台灣可以買到的Uni Style Fit幾乎只有單色、3色和5色筆管(無四色、五色尾鈕版以及金屬板),除非找網拍代購才能找到其他規格。而我買過Uni Style Fit的自動鉛筆,裝在三色筆管上的按壓手感之差實在很難接受。不過連三色筆管都很難插入TN筆插了,四色以上恐怕更難吧。

整體而言,在我買過的這麼多多色筆、多用筆中,這枝應該不是搭配TN的首選,因為消耗速度快且插入、拔出TN不是很順手。不過以多色筆而言,這枝的寫感相當穩定,而且也可以搭配其他品牌的筆芯(如百樂BVRF-8系列),因此當一般的多色筆用事實上相當不錯。只是不推薦搭配自動鉛筆筆芯。

--

補充2(2022.07.02):

最近我透過網拍入手四色版後,有把整篇內容調整一下,四色版有尾鈕,因此安裝自動鉛筆後比較方便使用。將這枝筆裝上自動鉛筆與紅藍黑三色Acroink筆芯,使用起來相當順手,是還不錯的3+1日用筆。可惜筆管直徑有點太粗,基本上無法插入TN的筆插,在此補充一下。

Acroink讓這枝筆的另一缺點也呈現出來,透明的筆頭讓墨水沾染後相當明顯,尤其Acroink畢竟是油性墨水,寫完後筆尖多少會殘留,沾在筆頭上有點難看。但對Uni Style Fit而言,這透明是不得不然(要不然無法讓使用者知道裡面筆芯的墨水顏色),這大概是本質上的缺點了,無法避免,只能忽視。


參考: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前言:搭配TN的多用筆心得系列


我目前使用旅人筆記本(Traveler's Notebook,以下簡稱TN)作為寫子彈筆記、確認日常工作進度使用。為了方便使用,我很早就有替我的TN購買原廠筆插。

雖然旁邊插著一支筆後用起來確實相當方便,不過由於手上之前日用筆以鋼筆居多,因此只能用一個顏色,但有時筆記若有用顏色來區分可以相當快速看出內容種類及執行狀況,因此最後還是覺得需要買多色筆搭配TN使用。

只不過,一開始原本認為多色筆只是輔助,不過用到後來反而發覺多色筆確實相當方便。而之後因為入手RiDGE而擁有3+1的筆款後,才發覺這種有搭配自動鉛筆的多色筆(也就是多用筆,或稱為多機能筆)在工作以及寫TN的子彈筆記方面有多方便。

雖然寫感上還是鋼筆比較好,但現在日用已經是鋼筆和多用筆為1:1了。目前差不多確定自己喜歡的多機能筆有哪些了,也透過寫這系列文章說明自己購買這些筆款後的使用心得,也希望這些心得能幫助同為使用TN的大家。

另外在最前面說明一下自己的偏好,由於我原本買這種多色、多用筆時,考量到它只是輔助,因此認為筆芯墨水是中性的也OK,然而隨著用量增大,我現在更偏好較便宜的油性墨水。不過,油性墨水也有分好寫跟不好寫的,在寫筆的心得時,也會同樣寫筆芯的墨水心得,並以自己的喜好評分心得。

這系列會有專門的Tag「搭配TN的多用筆」,另外也會新增一個分類「多色、多用筆」,讓有相關需求的人可以直接點tag看到所有相關心得。

最後,我先在此推薦一個網站「Ballpoint Pen Maniax」,在這網站中有個「筆芯互換性」列表:

我推薦的表是「3mm径リフィルの互換性」(3mm直徑筆芯的互換性),只要你可以看懂基本的片假名,應該就可以看懂這張表。不過我必需要說,雖然這些筆芯看起來都是3mm,但也不是都可以交換的,我之前買Zebra Prefill想拿來裝百樂BVRF-8F筆芯,卻因為百樂直徑比Zebra多0.1mm而導致百樂筆芯裝在Prefill上過鬆。但如果就長度而言,長度差在0.3mm內的筆芯基本上都有互換性,而同樣長度的更不用說。

透過這張表,可以讓多用筆的世界更加寬廣。

高級多用筆/多機能筆 金屬筆芯規格:D1/4C

圖:百樂BRFS-10F裝在IWI Multi 611上

D1/4C是什麼?

最近在研究多色、多用筆後,發現雖然各家筆廠的原子筆芯規格眾多,但相對而言,高級多色筆、多用筆(或稱為多機能筆)所使用的筆芯其實規格相當類似。這類筆芯大多被稱作D1規格,在日本又稱4C規格,是小型的金屬筆芯。

由於比較細小,因此D1規格筆芯消耗速度會大於一般筆芯,因此裡面會以油墨為主,當然也有一些筆廠可能會出中性筆版本的D1筆芯,但消耗速度就很快了。

D1/4C的標準

D1規格有ISO規定,尺寸為2.3mm(軸徑) x 67mm(長度)

根據「Ballpen Maniax」這網站(日文資料):https://ballpointpens.wiki.fc2.com/wiki/%E8%A6%8F%E6%A0%BC

「1) 俗に「4C互換」などと言われるが、ゼブラの4C芯(67.0×2.4mm)は規格で定める寸法を若干逸脱しているため、厳密には形式記号Dに該当しない。海外では俗に「D1」などとも呼ばれるが、ISO 12757-1:2017で定義されているのは"type D"であり、D1というtype codeは存在しない。」

我想大家可能看不懂日文,我自己的日文也不是很好,不過這段日文應該是說4C這規格在國外俗稱「D1」,嚴格來說是「ISO 12757-1:2017」定義的「type D」之中的規格碼D1。對應的日文JIS代碼(JIS類似日本自己的ISO標準)是JIS S 6039:2020,形式標記D。

為什麼日本會稱D1為4C呢?主要是因為Zebra製造的D1規格筆芯就叫做4C。Zebra是多用筆的巨頭,我不大確定他們是不是多用筆的發明者,但我確定Zebra最具代表性的多用筆「Sharbo X TS10」(型號SB21)絕對是日系多用筆中最貴的一支,到底為什麼會有一支3+1多用筆的定價是5000元。

D1/4C其實直徑差0.1mm

D1規格筆芯無論是日本、歐美甚至台灣都可以找到。另外需注意的是,雖然在日本以Zebra的「4C」稱呼D1規格,但其實Zebra 4C(及其他Zebra推出給Sharbo X多用筆的筆芯)本身是比D1規格粗0.1mm,軸徑為2.4mm。

因此理論上來說,D1筆芯可能插入Sharbo會有點鬆,而Zebra 4C筆芯插在一般D1芯座上可能會有點難插入。這兩者之間相容性不是很好,這點需注意。

各家D1/4C筆芯簡列

以下列出一些D1規格的筆芯,基本上每個筆廠幾乎都有D1筆芯可買。至於我自己則是Acroink的愛好者就是。


三菱鉛筆Mitsubishi Uni:SXR-200 Jetstream:筆幅0.5、0.7,三色,使用Jetstream墨水

斑馬Zebra:

  • 4C:油性,筆幅0.4(僅黑)、0.5(僅黑)、0.7(紅、藍、黑、綠四色)、1.0(紅、藍、黑、綠四色)
  • JSB:中性墨水(膠墨),筆幅0.4、0.5,共黑、藍、紅、綠、藍黑五色
  • ESB:乳化墨水(中油性),筆幅0.5、0.7,共紅、藍、黑、綠四色

百樂Pilot:BRFS-10 使用Acroink,有以下規格

  • BRFS-10EF:筆幅0.5mm,共紅、藍、黑三色
  • BRFS-10F:筆幅0.7mm,共紅、藍、黑、綠四色
  • BRFS-10M:筆幅1.0mm,僅黑色

飛龍Pentel:XKBXES7,使用Vicuna墨水,筆幅0.7,共紅黑二色

Monteverde:筆幅0.7,有10色

其他就只列出名稱了,墨水應該都是油墨,大多為紅、黑二色或紅、黑、藍三色,筆幅以0.7mm為主,大家有興趣可以依照品牌自己找喜歡的

  • Cross
  • Faber-Castell
  • Kaweco
  • Lamy M21
  • Ohto
  • Pelikan 38
  • Platinum
  • Rhodia
  • Schmidt
  • Tombow

參考資料:

https://www.cultpens.com/c/q/explore/product-type/refills/d1-multipen-refills#more-info

https://www.jetpens.com/blog/Guide-to-D1-Refills/pt/249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太豪Bobo Profile「Smoky Dawn」(煙曙)開箱 心得


太豪上個月推出BOBO Profile鍵帽,看到後忍不住在粉專上分享相關訊息,沒想到收到太豪的邀請來評測這款鍵帽。收到Smkey Dwan後經過幾個禮拜的使用後,也大概掌握這鍵帽使用上的一些特性,便在這裡說說心得。

Profile是什麼

在這裡要先講到鍵帽的「Profile」這概念,通常會將「Profile」翻譯成「高度」,也就是鍵帽從R0、R1到R4這幾排的高度分布。

一般來說,鍵帽的高度會從空白鍵這排為R0,往上分別是R1、R2、R3、R4、R5共計六排,不過由於R0和R1常常使用同高度鍵帽,R4跟R5也通常使用同一個高度的鍵帽,因此大多數高度都是分成R1到R4。

為了符合人體工學,通常R1到R4鍵帽之間會有一定的角度、高度差異,讓手指打起來比較順。

在這之中,最常見的是OEM Profile,大多數鍵盤都屬此類,高級品如Filco,常見如Ducky、iRocks、雷蛇……九成鍵盤都屬於這類高度。

接下來第二常見的是Cherry原廠常使用的原廠高度,也有人叫Cherry Profile,除了Cherry以外,其他鍵盤廠也有使用這高度的鍵帽,如韓國大廠Leopold的部分鍵盤,台灣Vortex的部分鍵盤等。

鍵盤歷史悠久,鍵帽Profile自然也相當多元,還有許多鍵帽根本不是在這兩個Profile之中。不過,開發新鍵帽高度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現在鍵盤廠或鍵帽廠比較少這樣做,除非是充滿實驗精神的小鍵盤廠。

這次可以看到太豪開發新的Bobo Profile,著實讓人興奮,因為台灣市場不大,他們開發是希望能放眼全球,卻仍服務在地鍵盤愛好者,讓台灣人可以「嚐鮮」買到台灣製造的特殊高度鍵帽,這也是我當初轉文的重要原因。


我的鍵帽高度偏好:等高矮鍵帽

在講太豪Bobo Profile之前,我會先講自己對鍵帽高度的偏好,這樣大家才能知道我是以什麼角度來評測這款鍵帽的。

我自己偏好的鍵帽高度其實比較矮一點,因為手指可以不用抬這麼高,打字會更順暢,因此比起OEM,我更偏好Cherry高度及更矮的鍵帽,其中最喜歡的鍵帽是等高的矮鍵帽,有DSA、VSA等。這些鍵帽特徵是從R0到R4的高度都一模一樣,甚至鍵帽的四邊造型也都一樣,正裝反裝並不影響打字。

(有趣的是,我自己手上的等高矮鍵帽剛好都是Vortex的產品,如Vortex DSA熱昇華,Vortex VSA等,某方面而言我還真的是他們家的信徒……)


Bobo Profile的等高復古感

回到太豪,太豪的鍵帽我也有十幾套了,他們之前的鍵帽有兩種高度,分別是常見的OEM以及太豪自己研發的Cubic,不過Cubic高度其實與OEM差不多,只是邊緣更加銳利。這次Bobo Profile與OEM及Cubic最大的差異,在於它與前述的DSA、VSA一樣,都是等高鍵帽。

Bobo Profile與前面講的DSA等高鍵帽又不同,他並不是四邊造型一樣的,因此反裝是會影響打字的,這點是需要先提出說明的。他的高度比DSA更高一點,但還不到一般OEM的高度,有點類似Cherry Profile。但造型上,它在造型上頗有可愛復古的SA球帽的感覺,純粹就造型而言是相當討喜的鍵帽。

圖:Bobo與其他profile高度比較,由上往下分別是太豪Cubic、太豪OEM、Vortex DSA熱昇華,可以看見Bobo並不算是一套太低的鍵帽。

圖:太豪官方的Profile比較圖,由上到下分別是OEM、Cubic及Bobo


最近我使用的鍵盤是Vortex近期推出的KBT Re,這把鍵盤搭配這套鍵帽可說絕配,復古鍵盤搭復古鍵帽,使整把鍵盤看起來頗有一種從40年前走過來的感覺,但鍵帽每一排的細微配色差異和橘色的字,卻又使它在復古中帶有一種現代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obo Profile兩套的字都是有透光的,而且都是使用二射工藝,所以如果有背光鍵帽的朋友,應該更能感受到這款鍵帽造型的層次感,而且都不需要擔心字被磨掉或影響手感,工藝相當不錯。


圖:單顆鍵帽背面近照,可以看見二射工藝,湯口收得挺乾淨


Bobo Profile 60-80%內的佈局幾乎都不用擔心增補鍵

Bobo Profile另一個特徵,是他雖然缺乏Numpad(右邊數字鍵九宮格)的相關鍵帽,但其他部分鍵帽的增補鍵卻相當豐富,Ctrl、Shift、Alt、空白鍵等R0、R1的功能鍵相當多,因此大多數R0、R1的特殊配置都可以滿足(官網頁面都有相關配置的示範圖)






圖:Bobo Smokey Dawn包裝及內容物,除了鍵帽本身及增補鍵,還有附上拔鍵器、太豪LOGO鍵帽及Smokey Dawn貼紙



另外,有些65、75%鍵盤配置中,會把Home、PgUp、PgDn、End以縱向方式排列在最右側(如KBT Re正是這種配置),但由於Home與PgUp屬於R4,PgDn與End屬於R3,因此有時其他鍵帽雖然可以裝上去,但高度不同會導致看起來有點「阿雜」(台語正字:齷齰)。不過,Bobo屬於等高鍵帽,因此就沒這問題。

只是顏色配起來其實還是會有不同的感覺,但不是很明顯。


Bobo Profile的手感

說完這套鍵帽的幾個特徵後,最後來說說手感。我自己認為鍵帽影響手感的部分有高度、造型與材質。

這裡先說高度的影響,Bobo Profile的高度給我的手感接近Cherry Profile,而不是同為等高鍵帽的DSA,這點大概是因為它比較高。不過,手感也只是「接近」而非「等同」Cherry,因為Cherry Profile有不同排的弧度,而Bobo則是「每一排的高度都是朝向使用者的這一邊稍微低一點點」,因此在R0、R1排的手感會和Cherry不同。但如果能適應Cherry高度,那麼這差異應該很快就能習慣

再來是造型的影響,這裡主要是要說鍵帽給使用者按的面積大小及邊緣處理。由於Bobo鍵帽按的面積和OEM差不多,邊緣處理也是圓弧形而非直線,因此習慣一般OEM鍵帽的使用者應該不大會誤按到鍵帽邊緣,就算手指不小心在打字時按到鍵帽邊緣,其實也不會感覺到不舒服。

最後就材質上而言,這款鍵帽是二射PBT,材質上比ABS來得厚實,手感不錯。比較神奇的是太豪無論是ABS或PBT鍵帽,表面感覺都有一個微微的圖層帶來很細小但確實存在的粗糙感(我在想說會不會是太豪有做圖層處理)。我自己本身在打太豪ABS鍵帽時是挺喜歡這粗糙感的,這不僅是太豪ABS不同其他鍵帽場的特殊之處,也讓手指更能安定放在鍵帽上而不易滑動,打字更加穩定。


總結:針對小鍵盤使用者的新嘗試

總結而言,我認為太豪這次的Bobo Profile是針對小鍵盤使用者開發的特殊鍵帽。一方面,小鍵盤使用者最在意的是佈局特殊的情況下很容易找不到增補鍵,太豪這次算是有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二方面,小鍵盤使用者大多追求最適合自己的獨特鍵盤,而Bobo Profile無論是造型或高度都滿獨特,會給人想要嘗試的感覺。

全平高度的鍵帽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接受,不過我自己覺得如果習慣Cherry Profile,那這套手感不至於差太多,有興趣的人歡迎來試看看!


最後附上太豪的相關連結

太豪BOBO Profile鍵帽賣場:https://shop.tai-hao.com/zh-hant/categories/bobo-profile

太豪官方商場:https://shop.tai-hao.com/zh-hant/

太豪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hao1962/

太豪IG:https://www.instagram.com/taihaokeycaps/

太豪Twitter:https://twitter.com/taihaokeycaps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書展心得,以及書展對談內容:完稿後的自出版路徑

一、書展心得

感謝文化部的邀請,才能以對談人之一的身份用公費搭高鐵來回台北,早上認親洪明道跟洪沛澤,朝聖寶島少年兄,這早上實在超值了。今天整天遇到很多許久不見的朋友擔任各單位的工作人員,不僅意外也滿開心。

下午「青年創作成果發表系列講座」(由青年創作出版媒合平台舉辦)先聽八千子的「超人氣「少女撿骨師系列」是如何養成?從《地火明疑》到《山水儚》」,他與太空水龍頭的對談真的頗有對談感,同時也將如何獲得補助的秘訣講得滿清楚。文化部「青年創作出版媒合平台」有他們的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當podcast來聽一下。

接下來換我跟兔子的對談(詳情等第二節講),對談結束後,終於可以去各單位逛一下。最後去前衛出版社買了兩本王育德的書。今年「拾藏」打算寫王育德的藏品,我先買兩本書來當參考資料,應該還OK啦。


不過我買書只花了400多元,兔子就花了2400了,前衛的台語書真的是多元又強大,實在是本土出版社中經營這主題最久、最好的其中一間啊。

不過最後晚上快12點才回到台中,也實在是頗累的一天,直到現在都還覺得還沒完全休息完畢。


二、完稿的自救方式



八千子講完後,接下來輪到我跟兔子的對談「創作補助與紅樓入圍都不一定能幫你出版:《我把自己埋進土裡》的自出版自救經驗」。前半段由兔子說明這本作品的創作歷程,後半段主要是由我來說明投稿出版社毫無回音之後的作法。

我先感謝文化部的支持,以及說明紅樓詩社「拾佰仟萬」補助的運作方式。基本上,沒有文化部的支持,這本作品大概很難完稿;而紅樓則是給予這本作品的初次曝光及公開討論,都相當值得感謝。

唯一可惜的是,縱使有這兩單位的支持,《我把自己埋進土裡》仍沒有獲得出版社青睞。

這時該怎麼做?這時,或許可以試著判斷這本書有沒有出版的價值。若有的話,那就用其他方式努力。

在這裡簡單以自己曾獲得補助、以及作為編輯的觀點,分享一下自己對於作品如何獲得補助與出版的差別。

補助面對的讀者是學者與專業的文學創作者,只需要靠投補助便能接觸到他們。由於讀者具有專業知識,並且時常是希望透過補助讓市場更加多元,因此傾向能在特定文類脈絡中補助獨特的作品。

出版面對的讀者則是一般大眾,由於現在讀者不一定透過書店買書,因此要讓讀者接觸書籍,往往需要媒體、KOL與大眾自發性的轉發。讀者會閱讀書籍主要是基於實用、興趣或自身關懷導向。實用導向如工具書就不多談,比如我出版社的科普書中,賣最好的書籍系列之一是飛機主題的書籍,這很明顯是興趣導向;而另一賣得不錯的書籍系列則是心理、精神醫學相關,這某方面而言就是自身關懷導向了。

以我目前的經驗法則而言,所謂的自身關懷導向,其實就是大家生活很忙,很難有時間顧及各種議題,因此在購書上自然會希望那些書籍能處理自己在意的議題,不僅講得好,且講得更加深入。

以此來看,《我把自己埋進土裡》講到土耳其的部分確實有獨特性;而書中不斷處理的女性困境、台灣人在國外說不清自己身份的困境,則是許多人自身關懷所涵蓋的部分,因此我認為這本書同時具有這兩個面向,不僅能獲得補助,應該也很有出版潛力才是。

在評估完後,我想,那試著讓這部作品直接接觸讀者吧。

因此,兔子先在Medium上連載這部散文集,以每週一篇的方式連載半年左右。Medium是這部作品的完整平台,只要讀者看完其中一篇後有興趣,就可以看Medium閱讀其他篇章;而每發一篇,兔子就會轉發FB、Plurk等社群平台。

連載完後,這部散文集也累積了一定讀者,在Mâzon的封面支援下,我們將原文word檔轉成epub,上架到ReadmooGoogle Play圖書等平台,並獲得不錯的銷售成績,這本書曾經在Readmoo上闖入排行榜內,是排行榜內唯一的自出版作品。

當然,也是要感謝這群讀者的轉發與曝光,以及最後電子書出版後的成功,也要感謝九歌出版社的詢問,讓這本書預定10月出紙本版。

我們講完後,九歌行銷洪沛澤被主持黃毓純點名,說明一下當初他看到這部作品後認為相當完整,並且詢問作者的出版意願等過程。接著就是讀者的發問時間。

整體而言,我覺得八千子的講座是說明「如何拿補助」,而我和兔子的講座則是說明「補助結案後,接下來可以怎麼做」。兩場事實上性質相當互補。因此在此要再推一下八千子的講座。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台灣男子葉石濤》觀影心得



今天看完《台灣男子葉石濤》,感謝兔子有中興台文所的門票讓我可以去看。如果現在不寫心得,大概也沒力氣寫了,所以趕快寫。

先說結論,對台灣文學有興趣的人都該去看一下,我看中間許多段落都看到想哭。

大致上,這部電影是依照葉石濤的生平來拍,挑選相關作品朗誦、製作動畫,或者拍攝改編的戲劇、舞蹈等,另外也訪問相當多相關人士,讓人看見葉石濤的不同面向。

葉石濤的一生可說是戰後台灣文學的縮影,他跨越語言的障礙後,卻有十年無法跨越政治的障礙。然而,才華是隱藏不了的,他重新書寫,發表到地方報紙上,被春暉出版社老闆等一小批文青欣賞,看著他騎腳踏車上下班的身影彷彿朝聖歷史的巨人。

說真的我光是看到這裡就哭了。寫作者一定都知道那種孤寂,自己不斷創作,卻不知道讀者在哪裡,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前輩們都是這樣重新往前,慢慢找到光的。然而,卻有那麼一小批人願意看著他往前的身影,並帶著敬意。

電影中有無數次講到白色恐怖對葉石濤的影響。

林柏樑講起他拍的葉石濤照片,說:「你知道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什麼嗎?」原本還有說有笑,他突然說:「我看到了白色恐怖還在他身上。」

寫完台文史綱時,後輩建議要修改「台灣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支」之類的論述,他害怕又生氣地說:「橫直我無欲閣『入去』矣!」(反正我不要再『進去』了)那時真的是悲傷,監獄生活對他的人格造成了多大的破壞……

對照起來,他人生最後幾年,那長年活在陰影的微小身影,竟然已經穿梭於大學校園,成為台文系教授,在一次次講課中逐漸取回自己的尊嚴與台灣文學的尊嚴,讓人感覺溫暖許多。

但不可避免,最後還是會講到他的死亡。我們大家都早就知道他已經去世許久,但看到許多人敘述他臨終前躺在病床上的場景時,眼淚還是忍不住滑下來……

如果真要說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多的是什麼,大概就是重新給我一點寫東西的動力吧。看到葉石濤以前全家人住在狹小的屋中,連桌子都沒有,就拿版子在腿上滿頭大汗寫作,竟然就這樣寫出一片天,你會覺得應該沒有什麼事情真的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