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時代革命》,二二八,與我們能做的

(圖片取自時代革命粉專


原本打算看周六晚場的時代革命,結果晚場位置滿了,換成昨天早上看。這不是一部讓人舒服的電影,無論是內容、運鏡或長度。在我觀影時,這部片全長兩小時半,卻沒有多少人去上廁所,大家基本上都盡力坐在位置上想把片子看完,且幾乎座無虛席。

先從技巧來說,我最近幾年看紀錄片實在看到太多技巧性太「藝術」的紀錄片了,《時代革命》反而反璞歸真,回歸極為傳統的鏡頭與剪輯,其目的很簡單:讓人清楚知道反送中運動的開始與結束。值得玩味的是,為了達成這點,他甚至使用電影中我們比較少見的「分章」手法,藉由每一章的推進,讓整體脈絡更加清晰。

在攝影上,這部紀錄片有許多晃動鏡頭,一般電影要使用晃動鏡頭是為了讓觀眾有一種有點深在其中的感覺,然而在這一部片中,這晃動鏡頭的原因是「拍攝者跟反抗者一起參與、一起跑」,這直接暴露了這部片背後的危險——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用生命危險拍下的畫面。

在敘事上,導演同時採用多線敘事,藉由對多名抗爭者的採訪與追蹤,以及資料畫面的引用,讓我們看見反送中運動的多面性,以及其中「和理非」與「武勇」兩派如何最後結合在一起——以及一同被中國政府擊潰。

事實上,反送中參與者可說是全香港人,要從各角度把整個反送中理清並不容易,但我卻能透過這部片來理解,為什麼《理大圍城》會如此勾起港人的創傷,為什麼反送中到國安法後運動會沉寂下來,這意味著這部片在敘事結構上非常流暢,才能讓人坐在座位上兩小時半來理清整個過程。

再來就內容而言,討論這部片,不可能不去討論背後的政治。從一開始的反送中,到最後的理大圍城,我們看到的是反抗者從一開始的遊行,到最後的抗爭,這一切對中國統治下的香港政府來說是不可容忍的。

我想討論的面向之一是反抗的手段。雖然紀錄片裡有提到香港中文大學的保衛戰使用了信號彈,整部片到後來也用了不少汽油彈,但在我看來,這和真正意義上的暴力還是有差距。所有抗爭者所做的並不是進攻,而幾乎都是防守。

事實上,整個暴力是還可能升級的,包括組織採取地下行動、襲擊警察局來取得槍械武裝、隨行一堆警員並暗殺、暗殺林鄭月娥及繼任的每一任首長等,但這裡並不是要鼓勵暴力——相反的,以暴力獲得的政權會有其暴力的本質,就算真的用這些手段獲得港獨或香港自治權,那香港也會是一個充滿恐怖統治的香港。而抗爭者真正要的,是民主的香港。

在了解這一點後,才更能理解所有抗爭者的絕望,如果想要民主的香港,抗爭手段再怎樣也有極限,而當這些手段都用盡,結果執政者做的並不是改變統治方針,而是將拘捕者全部抓起來時,除了創傷,什麼都不會留下。

這部片的最後寫到許多拘捕與留下名字,結果有人在抗爭結束後想離開香港,卻已經上不了飛機。這幾乎讓人想起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黑名單制度,想出去的出不去,想回來的回不來,而這是香港的現在進行式。

今天是二二八的75週年。當年二二八結束後,政府利用他們執政一年多以來累積的黑名單,開始掃蕩地方仕紳——無論他們參與二二八處委會的程度有多深。更可怕的是,這些被政府殺害的人的家屬,幾十年來也同樣被列入黑名單中,不僅許多人不敢、不願幫助他們,他們想離開台灣也受限於黑名單而無法離開。

現在,共生音樂節正在進行,正在紀念這一段歷史。

如今台灣走過這一段了,我想我們有義務幫助離港來台的在台港人。然而,如今在台港人也面臨許多問題,尤其是完全不透明的國安審查、審查不過的理由極其荒謬(如在公立學校當過老師,或在公家醫院當過護理師,這樣就沒辦法通過),而也完全不給被審查者時間表,讓他們有辦法早點因應(至少他們早點知道沒辦法留在台灣的話,還能早日規劃去英國)。

雖然以數據來說,政府每年核發給香港人的簽證以及居留權的人數都有逐年增加,但這些增加和需求完全不合正比,我是希望台灣政府在合理範圍內能多做一點事情的。而我相信當你看完這部片以後,知道在台港人的困境後,你也會如此感覺。

若有興趣,可以閱讀以下相關文章,對在台港人困境有更多理解。

作者為香港前荃灣區議員,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曾在香港傳媒任職十多年,並熱衷研究香港足球史,2011年開始參與地區工作,2019年區議會選舉,當選荃灣區議員,2021年7月12日因《港版國安法》辭職,2021年8月中回台灣定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