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從政,是從失敗開始的:《民主,練習中》觀後感

 


「從政,是從失敗開始的:《民主,練習中》觀後感」

之前聽過友人廖郁賢說過,他有參與一部紀錄片,最近得知已經上映,是《民主,練習中》。基於支持朋友的信念(&這部片看起來很快就會下檔),今天趕緊去看。

這部片主要圍繞在主角廖郁賢身上,還有他的幕僚小花,另外還有與廖郁賢同期加入政治的西瓜。三人因太陽花運動而決定參與政治,加入時代力量。廖郁賢意外於2018年當選雲林縣議員,小花成為他的幕僚;而西瓜則在宜蘭選輸議員後,在地經營「阿芳鹹粥」參與地方。

這部片最有價值的地方,是看到參政的不同角度。時代力量是一個都會性格很重的政黨,但老實說當初也是有些人選擇在比較鄉下的地方奮鬥,如廖郁賢在雲林,西瓜在宜蘭,曾玟學在竹南等。雖然老實說,他們所在的地方都不是鄉下縣市最鄉下的地方,但當他們當選議員的瞬間,他們會開始發現政治與自己想像得很不一樣。

一開始,有老議員請廖郁賢和小花過去「泡茶」,說要教一下當議員的「鋩角」,但他們以為只要遵照議事規則,哪需要這些鋩角,所以沒有赴約。

然後他發現和財團抗爭時,比起要財團死,其實改善而讓當地人利益不致折損更重要,卻因此惹怒台北遠方的時代力量高層。

然後當他以自己的想像說其他議員都在包工程時,其他議員忍不住破口大罵,讓他跟其他議員相處非常不愉快,甚至其他議員直接性羞辱他。

廖郁賢在拜票時,總是說,「感謝你待在雲林」,但有時不是這樣,人會住在一個地方,時常是由命運決定。我們能做的是接受命運後,試圖讓一切往最好的方向走。這句話其實是在贖罪,是他這個曾經離開雲林的人,重新看到故鄉,知道在地的價值後,才決定說出來的──因為這裡的群眾,成為了他存在這裡的理由。

為了民眾的利益,他渾身是傷,但老天沒放過他,第二次選舉時,他跟時代力量翻臉,時代力量拆掉雲林黨部的招牌,廖郁賢無黨籍參選,他不斷站路口,卻聽到地方買票是「買六千元叫他們不要投廖郁賢」,之後他落選,父母又相繼生病、去世,他孑然一身。

廖郁賢會與時代力量撕破臉,是因為他號召身邊親友加入時代力量,投黨代表,而時力中央認為這些是「人頭黨員」。同樣被以人頭黨員案調查的還有在宜蘭經營時代力量黨部的西瓜,但西瓜沒有說什麼,他只是默默接受這一切,而在2024年時繼續以時代力量身分掃街,希望大家都能將政黨票投給時代力量。

但這部片讓我們看到很多政治人物的人性一面,廖郁賢一家拜廟,聽關公降靈,向祂請示;當廖郁賢的父母去世時,許多以前時代力量的政治人物紛紛前來上香,黃捷、林飛帆……而即便廖郁賢退出時代力量,他依然會去宜蘭吃阿芳鹹粥,和西瓜談天說地。

最後小花在訪談時,也說了,如果理想是一百分,那從政時必須先把標準降到五、六十分,才能做下去。而這是當初那個連泡茶都不肯去的人所說的,展現他們十足的改變。

老實說,我覺得整部片最艱難也最動人的時候,是廖郁賢選輸,且父母相繼離世的時候。老實說,沒有選上是常態,廖郁賢選上了,看到完全不同的政治風景,才是異常。但當他當一屆議員卻連任落選時,老實說,這才是政治之路正式開始的時候──因為有人把你當成真正的對手,用所有最狠的手段開始對付你。

黨外時代的前輩是這樣走過來的。而現在環境改變,一開始沒有加入民進黨的廖郁賢沒辦法從前輩學到這樣的經驗,他用肉身與經驗學到這樣的教訓,看到地方派系是什麼,看到自己的選民是什麼模樣,看到結構難以撼動,但想改變的人確實存在時,他能怎麼做?

當他找到解答時,那他就會開始變成成熟的政治人物。

最後收在青鳥運動也頗有意含,青鳥運動其實某方面而言代表十年前的太陽花運動是失敗的,但這樣的失敗會讓改革啟動,我們才有辦法更往前。

老實說,我覺得這部片在題材收集上很好,導演其實也有找到一個不錯的敘事角度,不過因為太缺乏脈絡,除非是像我這樣跟裡面至少一位主角熟識的人去看,否則有點難看出這部片的價值,這殊為可惜。

我很建議導演可以多一些旁白,說明這三人是誰,他們參政的脈絡,爆發了什麼事件,並直白點出本片的價值。這部片有如此好的題材,但僅僅呈現場景是不夠的,我很希望這部片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但也希望更多人理解。

不過這部片應該快下檔了,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去電影院多多支持,以下是本片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accidentalpolitician2024/